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7页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时间:2010-05-1115:20:26来源:市局科监科作者:点击数:679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着力解决与规划环境保护重大问题的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基本思路,对于指导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其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全面推动“十二五”乃至2020年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环境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我省环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2页共37页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7页从“十一五”中期实施情况来看,我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保持稳定,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明显下降,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规划实施总体进展良好。但是由于历史欠债等一系列原因,我省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压力。(一)目前环境形势现状湖北省自然环境良好,域内长江、汉江交错纵横,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环绕其间,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江汉平原沃野千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环境压力逐渐显现,环境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1.资源能源日益匮乏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多年来高强度的开发消耗了大量资源,使我省成为了“缺煤、少油、乏气”的能源紧缺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均需要从省外调入,能源资源供应十分紧张;同时,我省产业发展阶段第3页共37页第2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7页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传统工业结构偏重,对能源、矿产、土地等资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资源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湖泊湿地萎缩严重,调蓄能力大幅下降,截止2008年初,“千湖之省”的湖泊数量(100亩以上)已锐减至574个;鸟类、鱼类等生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人均森林面积为0.087hm2/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267hm2/人);高强度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以及城市建设、公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和地表的扰动,导致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以上,部分区域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洪涝灾害和旱灾并存,血吸虫病防疫形势严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薄弱,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使得污染物在农村环境,特别是土壤中大量残留,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我省长江、汉江部分支流受到污染,省控湖第4页共37页第3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7页泊呈现富营养化趋势,武汉市湖泊50%以上劣于V类,汉江中下游流域多次发生“水华”,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同时除长江、汉江干流尚富余少量化学需氧量(COD)容量外,其他河流水环境容量已基本告罄,“优于水而忧于水”的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严重,大气环境质量难以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武汉市建成区优良天数百分率低于80%;中心城区油烟、噪声扰民现象日益突出;放射性辐射、电磁辐射、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废弃物所产生的二次污染逐渐显现,西方工业化国家近百年发展产生的各阶段环境问题在省内均有表现,呈叠加状态。4.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尤其是直接用于污水、垃圾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截止2008年底,我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6个,设计处理能力371.94万吨/日,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7%,离“十一五”70%的目标尚有一段差距;我省19个无害化垃圾处理第5页共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