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面对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部门: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面对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面对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动教育的改革和进展,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进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进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对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进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进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育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第2页共5页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仔细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面对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进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XX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动素养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进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育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讨论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进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进展。到XX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进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一、实施“跨世纪素养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养1XX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2实施“跨世纪素养教育工程”,整体推动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XX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