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卷四)1.下列指标中,不能用来表达砂土的密实状态的指标是(ACD)。A.含水率B.相对密度C.有效密度D.N63.52.下列哪个是砂土密实度的类型(ACD)。A.中密B.硬塑C.密实D.松散3.下列哪个不是粘性土状态的类型(ACD)。A.中密B.软塑C.密实D.松散4.对粘性土状态划分不起作用的指标是(BD)。A.含水率B.密度C.液限D.缩限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使用的圆锥仪锥质量及锥角为(BD)。A.100gB.76gC.60°D.30°6.《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使用的关系图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BC)。A.塑限B.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图C.液限D.圆锥下沉深度与塑限关系图7.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使用的关系图及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BD)。A.液限B.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图C.圆锥下沉深度与塑限关系图D.塑限8.相对密度试验测定最小孔隙比时,击锤击实的时间及每分钟击实次数为(AC)。A.5~10minB.5~20minC.30~60次D.5~10次9.某土样的塑限21.5,液性指数为0.17,液限为33.2,天然含水率及状态为(AD)。A.23.5%B.23.9%C.软塑D.硬塑10.某土样的塑限22.6,液性指数为1.32,液限为34.3,天然含水率及状态为(BD)。A.23.5%B.38.0%C.软塑D.流塑11.某土样的塑限25.4,液性指数为0.28,天然含水率为31.3,液限及状态为(AD)。A.46.5B.45.6C.软塑D.可塑12.有关土的塑限和液限对的的是(BC)。A.塑限=液限B.塑限<液限C.都是界线含水率D.塑限>液限13.有关土的天然含水率和液限的关系对的的是(ABD)。A.天然含水率=液限B.天然含水率<液限C.都是界线含水率D.天然含水率>液限14.有关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塑限的关系对的的是(ABC)。A.天然含水率=塑限B.天然含水率<塑限C.天然含水率>塑限D.都是界线含水率15.有关土的液性指数对的的是(ABCD)。A.IL=0B.IL<0C.0116.有关土的塑性指数对的的是(ACD)。A.Ip=10B.Ip<0C.Ip>10D.Ip<1017.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落锤的质量及落距为(AB)。A.63.5kgB.76cmC.65.3kgD.67cm18.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记录探头贯入碎石土的深度及锤击数符号为(AC)。A.10cmB.30cmC.N63.5D.N19.原则贯入试验记录贯入砂土的深度及锤击数符号为(BD)。A.10cmB.30cmC.N63.5D.N20.土体呈坚硬和软塑状态的液性指数范围分别是(BC)。A.01.0B.IL≤0C.0.751.01.不可以判断碎石土密实度的指标是(ABC)。A.eB.DrC.ωLD.N63.52.有关砂土最大孔隙比的说法对的的是(BD)。A.测定砂土最大孔隙比时采用的是天然状态的砂土B.测定砂土最大孔隙比时采用的是风干的砂土C.砂土的最大孔隙比可以直接由试验测定D.砂土的最大孔隙比是测定后计算的。3.根据原则贯入试验锤击数可将砂土密实度划分为(ABCD)。A.密实B.中密C.稍密D.松散4.下列指标中哪一种数值越大,表明土体越密实(AD)。A.相对密度B.孔隙比C.含水率D.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5.下列有关原则贯入试验的说法对的的是(ABD)。A.原则贯入试验是一种现场原位测试措施B.原则贯入试验的锤质量为63.5KgC.原则贯入试验的落距为80cmD.原则贯入试验测记打入土中30cm的击数6.下列有关原则贯入试验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说法对的的是(AB)。A.两者使用的锤重相似B.两者穿心锤的自由下落距离相似C.两者锤击数的鉴定原则相似D.锤击数的大小都不能反应土层的密实程度7.不能通过试验实测得到的指标有(ABD)。A.孔隙比B.相对密度C.塑限D.塑性指数8.可通过试验实测得到的指标有(ABC)。A.缩限B.液限C.塑限D.塑性指数9.可以确定粘性土液限的措施有(CD)。A.收缩皿法B.搓滚法C.蝶式液限仪试验D.液塑限联合测定法10.可以确定粘性土塑限的措施有(BD)。A.收缩皿法B.搓滚法C.蝶式液限仪试验D.液塑限联合测定法1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可以确定的界线含水率有(BC)。A.缩限B.液限C.塑限D.塑性指数12.下列有关土的液限的说法对的的有(ACD)。A.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界线含水率B.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D.土的液限一定不小于对应土的塑限13.某砂土的比重为2.66,天然状态下的干密度为1.55g/cm³,最大干密度为1.76g/cm³,最小干密度为1.48g/cm³,则其相对密度及密实度为(AB)。A.0.28B.松散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