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VIP免费

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_第1页
1/23
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_第2页
2/23
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_第3页
3/23
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環境歷史:科學與哲理之間EnvironmentalHistory:BetweenScienceandPhilosophyBy:JanOosthoek(1999)a英語原文連結:http://www.eh-resources.org/philosophy.html翻譯:馬景文/自學書院b(譯註:文章提到許多西方學者的名字;譯文只保留幾位大眾熟悉的譯名,其他的保留原名,以免混淆。各位用原名搜索,可以得出不同的譯名。)導論從1960年代起,「環境」已成為政治議程的重要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北美和歐洲的消費者社會膨脹,令人擔憂。比較富裕和教育程度較高的社群表示關注,要求有更清潔和安全的環境。由此發展而來的環境運動並不是十分歷史導向。人們認為當其時的問題是獨特的,是二十世紀資本主義和工業進步的產品。但是,有些人認識到要了解當代的環境危機,我們要有歷史的角度。環境歷史應運而生。本文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篇幅較少,探討什麼是環境歷史。第二部份討論環境歷史的一些議題,探索生態危機背後的知識和哲理,檢視人們在某些時期如何看待大自然世界。但環境歷史不單只是知識歷史,這也是人類對大自然世界的影響,和大自然世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因此,本文最後的部份會檢視農業發展對地貌的影響。本文受篇幅和時間所限,不是全面評論環境歷史的全部議題;也不全是原創,雖然部份會反映作者的個人意見和評論。文章內容也反映作者的個人興趣。文章內容有限,是因為現代環境歷史涵蓋層面廣闊,不是十多頁就可以說清楚。這是否標誌環境歷史已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aThisessayislicensedundera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ShareAlike2.5License.Thislicenseallowsyoutodownloadandreproducetheessaysforeducationaluse,compilationsornewcreativework,aslongasyoucredittheoriginalauthorandrepublishitunderalicenseidenticaltothelicenseitwasoriginallypublishedunder.b譯文是根據「創用CC」的「——署名非商業用途保持一致」條款發表。你使用這些材料,即是接受這網站的條款和使用材料的條件。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環境歷史環境歷史?是什麼意思?是歷史學家研究自然科學?還是科學家學習歷史和人文語言?這正是DonaldWorster在《大自然的財富TheWealthofNature》一書中所提出。他強調自然科學和歷史已變得互不相關,各走各路。歷史學家專注人,社會和文化;科學家關注大自然。如此一來,大自然和文化是分開的,分屬於以不同語言描述的兩個不同世界。這現像遮蔽了一項事實:文化是受到周邊的大自然影響。但這不是單程路,因為文化也影響大自然世界。Beinard和Coates定義環境歷史時,包含了這個矛盾的特點:「環境歷史是關乎長期以來,人和大自然的其他部份的不同對話,尤其集中於相互關係。(註1)」要了解這些相互的影響,我們必須跨越文化與大自然,科學與歷史的鴻溝。環境歷史就是試圖把科學和歷史拉在一起。Worster這樣說:「主要目的是把大自然重新放回歷史研究中,或是探討生物—物理世界如何影響人類歷史的過程,以及人們如何思索和改變周邊環境。(註2)」當史學家認識到大自然和文化有連繫,就開放了學科的新天地。歷史變得更為跨越學科的界限,不單只是利用人類科學,也開始利用自然科學。環境歷史確實把許多新「特點」引入歷史的舞台,包括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人口學、植物學和生態學。這名單還是不完整的。史學家要運用這些其他學科的概念,非常吃力,除了要求歷史學和社會科學的培訓外,還有自然科學(註3)。要掌握這些專業知識,是難以應付的任務,可能需要新的學術培訓才能培養出一個通才。史學家要擴闊視野,科學家同樣要在工作中加入人類歷史。他們似乎已經長期忽視了歷史過程。這並不是說他們的研究沒有包含時間因素。自達爾文以後,科學家知道大自然世界,甚至整個地球,是悠久歷史過程的產品。但他們沒有把人類文化作為這過程的影響之一。在地球的歷史中,雖然人類是新來的,但對地球的重大影響,已經有二千萬年。這即是說,我們以為是「自然」的,在某程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