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2页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证分析—以杨凌区为例作者:姜楠指导教师:张晓妮摘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陕西省人力资源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在开发陕西省人力资源时,除加大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外,还应该注意人口的思想观念更新、城镇化建设、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问题。本文将以杨凌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具体实地调查结果为例结合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从教育、医疗卫生、职业技能等方面对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来完善其开发与管理进行了分析以及建议。一关键字: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对策ThePracticalAnalysisofDevelopmentandManagementofRuralHumanResourceinShaanxiProvinceAbstract: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Chinahaslostitsbalanceinthedevelopmentbetweenregions,industriesand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Theincomegapofurbanandruralareashascometoanunprecedenteddegre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considertheeconomicgrowthofurbanandruralareasasawholetopropelthe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Thispaperbeginswithadiscussionoftheimportantrolethatthehumancapitalhasplayedintheeconomicgrowth,followingaempiricalanalysisaboutthepresentstateofhumancapitalinShaanxi,onthebasisofwhich,thepapercomestotheconclusionthattheimbalancedgrowthofurbanandruralareasshouldattributetotheirdifferenceinquantityandqualityaspectsandtheimbalancedallocationofhumancapital.Fromtheaspectsofcycleflowingofhumancapital,thepapergivesamentalguidancefortheoverallplanningofurbanandruralgrowth.第2页共42页第1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2页Keywords:ruralhumanresource;evenallocation;plantheeconomydevelopmentinurbanandruralareasasawhole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严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村劳动力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滞留,不仅给农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成为困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从整个国家的战略高度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就是要以较快速度和较大幅度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人、家庭财产,让城乡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分享改革开放后创造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必须充分考虑占全国60%以上人口的广大农民的利益,考虑到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国情。我们不仅需要发展资金、第3页共42页第2页共4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2页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就可以将人口压力转化成资源优势。1.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1.2.1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我们现在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知识的载体。这就意味着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这就意味着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技能,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