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拟写公文提纲观点VIP免费

如何拟写公文提纲观点_第1页
1/10
如何拟写公文提纲观点_第2页
2/10
如何拟写公文提纲观点_第3页
3/10
如何拟写公文提纲观点所谓眉目,就是观点。观点是公文的眼睛,也是精华所在我们常常讲,“眼好一半文”。观点好了,文章就好了一半。不同的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列队、就位,就精彩了文题、撑起了主题、支起了架构、靓丽了文章。就好像见到了“神仙姐姐”,最美的一定是眼睛,明眸善睐,摄人心魄。记得春晚上有个小品,《汇报咏叹调》,一位主任去县里开会,中途开溜。回来后,经理让他传达会议精神,只好胡编,说会议强调了五点:一是提高认识、强化意识,二是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三是发动群众、做好宣传,四是持之以恒、环环紧扣,五是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经理不信,一核实,都对!这个小品,讽刺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议材料万能八条、千篇一律,观点都是搞“大路货”。这样不行。打造好的观点,就要善于出思想、出精华、出特色,让观点更加具象、更加睿智、更加整齐、更加干炼。这里和大家交流四种方法。一、巧用“类比法”,让观点更“具象”类比法,就是打比方、作比喻。“一个比喻胜过一打道理”。如果文章要传达的信息,比较深奥、复杂,直接说太枯燥,就可以迂回一下,借用“他山之石”来类比。这就类似文学上的“通感”修辞手法。朱自清《荷塘月色》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就是嗅觉与听觉的贯通,荷花的清香、渺茫的歌声,贯通起来,让人可以调动生活经验,类比联想,感受意境。「案例1」曾经阅研过一篇阐述高校如何践行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文章,标题为《首都高校践行“北京精神”要唱好“四重奏”》,四个观点非常精彩:一、高校要唱好爱国向党的“主旋律”。(对应北京精神之“爱国”)二、高校要唱好大胆创新的“进行曲”。(对应北京精神之“创新”)三、高校要唱好包容平等的“交响乐”。(对应北京精神之“包容”)四、高校要唱好厚德尚礼的“咏叹调”。(对应北京精神之“厚德”)就是用音乐来类比。爱国,调子必须是高昂的,就是“主旋律”;创新,永远在路上,永无止境,就是“进行曲”;包容,吹拉弹唱,各奏各调,就是“交响乐”;厚德,厚重的积淀和底蕴,就是“咏叹调”。这样的物理组合,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非常新颖、贴切。「案例2」有篇研究某领域科研管理的文章,对管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用四个专业术语来类比,分别是:一、前紧后松。大意是:乙方一开始不顾一切争项目、揽合同;一旦合同到手,就开始放松管理、放慢节奏,什么时候做完,甲方就只能什么时候要。二、高开低走。大意是:乙方在争取项目时,不管自身情况如何,盲目追求高指标,来打动甲方;研制开始后,只能降低指标要求来保证进度。三、避实就虚。大意是:产品的某些指标写得清清楚楚,这是“实”;但研制时常常通过搞变通的方法,来“实现”或“达到”,看似满足了,实际上没够到。四、喜新厌旧。大意是:研制时片面追求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导致研制过程中问题不断、费用增加、进展缓慢,产品可靠性受到影响、带来隐患。这四个观点,前紧后松,这是谈判术语、谈判策略;高开低走,这是股市术语;避实就虚,这是军事术语;喜新厌旧,一般用在爱情上。移植到了科研管理上,就点出了问题,非常形象、生动,也很犀利。二、巧用“辩证法”,让观点更“睿智”哲学是让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上的辩证法,比如,矛盾论重点论、两点论,这种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在公文里,特别是用在观点上,那就有了“哲学”的元素,有了“睿智”的成色。实际上,万事万物的机理,归结到哲学上,用辩证法来解读,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通用。但要注意,不能大而化之,要向下打开。「案例3」某集团公司的年度工作要点部署会,先是发布集团工作要点,然后集团领导讲话,这样提落实要求,三个观点:一、坚持“纲与目”相统一,就是要吃透要点、按图行进大意:要点就是行动纲领,就是作战地图。要增强对要点的理解力执行力,细化分解,列出清单,用专业的能力、创新的勇气、坚决的态度,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二、坚持“点与面”相结合,就是要对准聚焦、突破带动大意:要防止四面出击打散弹,聚焦三个重点来突破:一是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拟写公文提纲观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