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事业发展计划消防事业是公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反映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完整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为确保*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营造安全稳定的消防环境,为打造“平安*”奠定坚实的消防安全基础,为实现*区消防事业在“*”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意见》以及《*市“*”消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消防事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十五”消防事业建设回顾“十五”期间,*区消防事业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消防技术装备、消防科技和消防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方面。立项公安消防站2个,预计使全区公安消防站数量增至5个,提高了公安消防队抢险救援处置能力,预警和接处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解决重大火灾隐患方面。*区在“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下,充分调动各方面资金,撤消全市挂账重大火灾隐患1件。“十五”期间,*区城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十五”期间尚有一部分消防规划项目没有完成。主要是消防站建设进度迟缓、消防水源综合利用不够、消防基础建设已经明显滞后经济发展,应急通信指挥水平相对较低、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缺项、公安现役消防力量严重不足、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没有形成规模化,全区抗御火灾的能力亟待加强。第二部分*区基本现状*区区域面积25.38平方公里,下设10个街道办事处,16个派出所,有126个社区,常住人口54.9万余人。按2002年5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的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第1页共12页的内容,通过*消防支队近几年的摸底调查,属消防重点管理单位就有572个,*区文化教育业发达,全区共有各类小学、初、中等学校76所,幼儿园40所。第三部分*区消防干警基本情况目前,*消防支队下辖3个消防中队,干部68人,战士153人,从事防火监督工作的干警19人。根据2004年6月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73号(2004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监督员检查规定》,监督检查共有五项内容:1、对单位进行监督抽查:2、对公共聚集场所在使用或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3、对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在举办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4、对举报、投诉的消防违法行为进行查处;5、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还要具体负责*区建筑工程消防审批、验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审批、大型活动消防审批及勤务工作、火灾现场的调查取证工作。不完全统计:2006年消防支队共开展消防专项治理15项,检查单位2717个,发现不安全问题1258个。实施行政处罚52起,罚款共计249000元。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8份,《复查意见书》9份,《延期通知书》6份,《责令停止使用通知书》2份。支队火警出动427次,抢险救援105次,勤务81次,有效地预防了大火的发生。2006年*区共发生火灾113起(其中电线、垃圾、草坪等火灾报警50起),直接经济损失5076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上升了53起,经济损失下降了16740元。第四部分“*”期间消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期间消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时期消防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新*、新奥运”战略构想和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以确保20*年奥运会消防安全为契机,切实把人民第2页共12页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切实加强预防火灾、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进一步依靠科技,完善机制,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市消防工作,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