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临床急救技术护理课件01急救基础知识急救的重要性和原则急救的重要性急救是紧急处理意外伤害或突发病症的医疗措施,对于挽救生命、减轻病痛、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急救的原则及时、准确、有效是急救的基本原则,要求在急救过程中迅速判断病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急救的基本步骤评估现场判断病情紧急处理安全转运在急救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评估,确保安全无危险。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在紧急处理后,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疗机构。急救设备和药物急救设备常用的急救设备包括氧气瓶、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急救药物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止血药、抗过敏药、止痛药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和使用。02心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010203定义目的适用范围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维持人体呼吸和循环功能。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以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心跳。心肺复苏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如心脏疾病、窒息、中毒等。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CPR操作流程C(胸外按压):将双手交叠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双肘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有节奏地向下按压30次,每次按压深度5-6cm,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A(开放气道)开放患者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对患者口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隆起。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对于婴儿和儿童,应使用单手或双手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部,深度为胸部厚度的1/3至1/2,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人工呼吸时,应捏住儿童鼻子,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胸部隆起。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过度通气在进行心肺复苏前,确保现场在人工呼吸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及时求助避免按压过深或过浅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及时寻求周围人员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在胸外按压时,应注意按压深度和频率,避免按压过深或过浅,以免影响复苏效果。03止血技术止血的基本原则快速有效安全便捷科学合理止血的首要目标是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以防止失血过多导致的休克或死亡。止血方法应安全、便捷,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实施,同时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伤害。根据出血部位、出血类型以及伤员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止血方法,以达到最佳止血效果。止血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小伤口或毛细血管出血,通过直接压迫伤口达到止血目的。对于较大伤口或动脉出血,需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进行加压包扎,以控制出血。止血带止血压迫止血点在无法进行加压包扎的情况下,可选用止血带(如橡皮带、绷带等)绑扎出血部位上方,以阻断血流。针对身体特定部位的出血,可通过压迫附近的动脉或静脉止血点来控制出血。止血的注意事项01020304避免过度用力定期放松止血带及时就医注意无菌操作在止血过程中,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组织损伤或肢体坏死。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需定期放松止血带,观察血液循环状况。对于严重出血或止血无效的情况,应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在止血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伤口感染。04创伤护理技术创伤的分类和处理原则轻度创伤重度创伤擦伤、轻微划伤等,处理原则为清洁伤口、预防感染。严重车祸伤、坠落伤等,处理原则为紧急止血、心肺复苏、稳定生命体征。中度创伤切割伤、扭伤等,处理原则为止血、清洁伤口、固定患处。创伤止血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压迫止血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小伤口,直接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压迫伤口。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较大血管出血,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加压适用于四肢大出血且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止血带压迫出血部位。包扎出血部位。创伤护理的注意事项01020304对于重度创伤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