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024年老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陈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2、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安德森B.韦特海默C.乌申斯基D.辛普森3、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觉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这是()。A.条件反射B.躲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4、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是()。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5、高中生趋鸣喜爱写诗,前几天他的诗言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決。曲呜表现出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6、通过准备问题、面对全体同学沟通、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7、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归纳式8、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9、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化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同学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10、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进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11、上学校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进展理论,他处于哪个进展阶段?()A.亲热对孤独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信任对不信任12、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属于()。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第2页共5页D.探究学习13、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4、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基本特征的是()。A.基本性B.基础性C.有效性D.范例性15、()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A.桑戴克B.斯金纳C.托尔曼D.班杜拉16、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A.接受学习B.意义学习C.发觉学习D.观察学习17、同学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同学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类化D.刺激消退18、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9、教育心理学讨论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老师C、同学D、学习过程2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对环境条件的认知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构造一种“完形”21、老师引导同学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2、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3、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4、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