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总结谋划行政审批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和谋划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区行政审批办认真落实《关于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调研和总结谋划工作的通知》(津武党办[2011]23号)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本单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结谋划工作,如下:一、区分层次,组织学习行政审批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学习研讨。一是中心组采取成员自学为主的方式,学习胡锦涛、习近平、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论”以及高丽书记、兴国市长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等,着重把握思想内涵,理解文件精神实质。二是审批办全体工作人员采取自主学习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文件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自学后组织集中研讨,在学懂、学透的基础上交流学习体会和感想,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的重点工作精神上,为高标准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二、总结经验,查摆不足审批办认真梳理过往的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做法。一是实行联合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审批办着眼于理顺环节,重新整合,把进驻中心的所有事项依据各自特点,划分为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和行业管理三种类型,分别进行管理。投资类项目联合审批运行机制于2008年启动。涉及到建设项目的9个部门全部统一整合到一楼大厅,按照“部门牵头、会商相关、剔除难点、分段实施”的原则,由联审部门按照核准备案、规划用地审批和项目开工许可审批三个阶段进行并联审批。备案类项目的审结时限控制在25个工作日,核准类的不超过31个工作日。第1页共5页市场准入类项目联合审批机制于2009年年初实行,由工商窗口进行牵头,公安、质监和国地税等联审窗口进行配合,对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全过程实行并联审批。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基础上,从办理前置审批、企业营业执照到刻制公章、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环节,按照“一窗统一接件、一表统一登记、部门并行办理、分别发放证照”的原则,实行“齐头并进”式审批。中心还专门成立综合服务窗口,配备工作人员对企业设立申办人实行组件辅导和办件指导,方便申请人顺利办理手续。今年1月份,又将联合审批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将企业变更的适宜类型也纳入进来,对企业的名称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等事项以联审方式办理。对于行业管理类项目,将涉及的部门统一整合在二楼大厅,一个事项涉及到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由牵头部门一门受理、告知相关,同样以联合审批的方式进行办理。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投资类项目的办结时间由以前的一年左右提速到140个自然日,市场准入类项目的办结时限由以前的16天一举提速到现行的4.5天,行业管理类事项的平均审结时限也压缩到2.9个工作日,在全市居于前列。二是推出多项举措,改善审批服务。主要有。1、实行企业设立全程免费代办制度。企业设立联审服务窗口为所有注册企业提供全程免费代理服务,只要企业的提交要件齐全,服务窗口即可为其代办涉及工商、公安、质监和国地税的全部审批手续,并由中心先行垫付资金缴纳规定费用,待所有证照办理完毕再通知申请人取件,避免申请人多次往返。2、实行证照加急办理制度。对于新设立企业,只要企业提出要求,审批办负责协调相关窗口及市地税局,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加速办理相关证照。3、推行24小时开门服务。公布白天和夜间3部服务热线电话,保证24小时有专人值守。节假日和夜间办件提交,由值班人员审查和代收,特急事项马上召回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办理。第2页共5页4、对重点项目实行“一条龙”式跟踪服务。审批办加大对项目审批协调的力度,区级审批的,审批办牵头召开项目推动会,召集联审部门主管领导会商,落实责任,限期办结;需要到市审批的,指派专人陪同项目单位到市许可中心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密切与市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到企业有难题联系的上、协调的好、办理的快。已经多次帮助建设单位协调市建委等窗口,将第三阶段从市中心下放至区内审批,为项目单位争取时间。三是创新机制体制,强化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