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培养研究报告**同志曾就学校领导干部的重要性有过精辟的阐述。“一位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我区教育系统校级领导中青年干部占主体,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管理主力军。因此,加强对校级青年干部的培养,造就一支“作风好、业务精、善管理”的青年干部队伍,是教育行政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一、全面分析青年干部现状,不断增强培养意识我区中小学青年干部比例较大,政治和业务素质较优,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在教职工中的威信较高,是一支能让组织放心、教师满意、社会认可的优良队伍。(一)基本情况分析1、青年干部占主体,干部队伍年青化得到体现。我区现有校级领导112人,其中45周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为93人,占校级领导总数的83.04%;40周岁以下为55人,占49.11%;35周岁以下为24人,占21.43%。在主持工作的38位校级领导中,45周岁以下的青年干部有29人,占76.32%。2、任职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干部处于成长阶段。在93名青年干部中,任职时间在5年以下的有57人,占61.29%;5-10年的有31人,占33.33%;而10年以上的仅有5人,占5.38%。3、学历和职称层次较高,干部队伍知识化得到保证。本科以上学历的有56人,占青年干部总数的60.22%;大专学历的有37人,占39.78%。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6人,占27.96%;中级职称的64人,占68.82%;初级职称的3人,占3.23%。4、专业技术能力较强,引领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明显。青年干部中有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和市“831二期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人,占青年干部总数的2.15%;获得市、区两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称号的53人,占56.99%。5、教职工的公认程度较高,岗位能力和实绩得到认同。从第1页共7页本学年考核的民主测评情况来看,称职率在80%以上的有85人,占青年干部总数的91.40%;优秀率在50%以上的有80人,占86.02%。(二)优劣势剖析与年龄偏大的校级领导相比,青年干部的优势比较明显,劣势也客观存在。其优势主要表现为。①干劲大,工作热情高。青年干部朝气蓬勃,有理想,有抱负,把上级组织和教职工的信任作为动力,积极施展自己的才能,常常是不分上下班,不分寒暑假,坚持早来晚走,一心扑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上。②重学习,角色转换快。由于学历较高,年龄较轻,接受新生事物较快,自觉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较强,通过自身刻苦地学习和实践,能较快地完成从合格管理者到较为成熟的校级领导的转变,实现从职业向事业、从职务向职责的提升。③有魄力,创新能力强。青年干部思想活跃,有开拓进取精神,敢于破除学校旧的传统弊端,勇于创造性地处理长期难于解决的棘手问题,在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④重内涵,学校发展快。重视学校自身发展,不仅体现在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上,同时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特色和加快课程改革等多方面上下功夫,在引领学校发展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学校的自主发展得到了保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市区差距逐步缩小,特色项目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在2003年区组织的行风评议中,教育系统名列前茅,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不足之处在于。①依法行政的意识相对不强。对教育法规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欠扎实,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欠强,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吸纳外来工子女入学以及执行公办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等问题上有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成熟。②管理经验相对不足。驾驭全局的能力有所欠缺,由于受到生活阅历、任职的学校单一等限制,在解决突发事件以及复杂问题和矛盾上暴露出工作经验的缺乏。③层次相对不高。没有在全市叫得响、排上号、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系统教第2页共7页育思想的名校长,大部分青年干部停留在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对办学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层面上。④工作情绪相对不稳定。在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开始干劲实足,遇到困难和挫折则士气低落,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