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陶长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100872)摘要:基于IT企业特点,建立了IT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比较了信息对称情形与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在合同期内的总收益,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规避、股权激励、努力水平、合同期、企业所有者的总收益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挑选低风险规避型的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等企业治理措施有利于IT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提高,合同期越长的企业经营者应该享受更多的股权激励。关键词:竞争环境IT企业激励机制研究1问题的提出在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比较重视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正如罗森[1](Rosen,1981)所说,由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具有乘数放大效应,他们循环式地影响了他们所领导的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生产率,因此,一个能干的企业家就像一个“超级明星”一样,应获得更多组织租金。罗森[2](Rosen,1982)通过构造一个理论模型,证明了能力越强的经理在生产中控制的下层员工越多,企业的产出和利润随着经理能力的增长而增加,但增长幅度要快于经理能力的增长幅度。莫利斯[3](Mirrlees,1976)和霍姆斯特朗[4](Holmstrom,1979)最先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对称情形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我国学者对此模型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李垣、孙凯[6](2000)引入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概念,分析了企业家激励机制对分配性行为的治理;程承坪等[7](2002)开展了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模型研究;侯光明、李存金[11](2002)进行了基于二级委托—代理的团队工作管理激励与约束激励的设计;而徐玖平、陈书建[8](2004)则运用该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综观这些研究,发现大多是针对于传统企业的,模型研究中未考虑对企业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也未考虑经营者的合同期限,就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IT企业进行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的还很少见,尽管常风林[9](2003)利用高新技术企业非连续产出分布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但还不深入和全面。应该说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IT企业具有和传统企业明显不同的特点,所以建立模型进行治理结构研究时,必须与传统企业有所区别。本文将依据IT企业的特点构建合同期内IT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开展了理论分析。2IT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模型与传统企业治理结构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同,高新技术企业更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对IT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激烈程度是任何企业无法比拟,因此,IT企业治理结构特别重视人力资本尤其是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和收益权。2.1模型的假设假设1: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合同时间为n年,在合同期内假定企业经营者每年的努力水平都相同,设为a,也即企业经营者一旦履行合同就会在合同期内采取一致的努力行动。假设2:由于IT企业的高智力型特点决定着其成长绩效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企业经营者(也即CEO)所具有的企业家才能,而且这种才能是努力无法替代的,但是这种才能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到增长,所以将企业生产函数设为:πi=λ1θi+λ2a+εi,θi=θ0+(i−1)ka,式中的θ0与θi分别表示企业经营者初始和第i年的企业家才能(1≤i≤n),k(¿0)表示努力对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增长的贡献系数,λ1与λ2(0<λ1,λ2<0,λ1+λ2=1)分别表示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和努力水平对企业产出的贡献系数,εi表示其它随机因素,且不妨设E(εi)=0,V(εi)=σ2。假设3:企业所有者(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而企业经营者(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的,且其效用函数设为具有不变的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U=−e−ρw,式中的ρ(¿0)与w分别代表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规避度和其获得的收益。由于IT企业的高风险型特点决定着企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