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汇报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平均净资产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5、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6、融资缺口=贷款平均额-关键存款平均额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借入资金借入资金(流动性需求)=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贷款平均额-关键存款平均额+流动性资产7、资产价值变化=-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资产×利率变化时间段8、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9、事前防备、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信用风险信用风险识别法人客户财务状况分析三种措施: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报表分析重要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需要尤其关注:1、识别和评价财务报表风险。2、识别和评价经营管理状况。3、识别和评价资产管理状况。4、识别和评价负债管理状况。财务比率分析:盈利能力比率、效率比率、杠杆比率、流动比率单一法人客户非财务原因分析:1、管理层风险分析2、行业风险分析3、生产和经营风险分析4、宏观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分析贷款组合信用风险识别更多的关注系统性风险也许导致的影响:1、宏观经济原因2、行业风险3、区域风险信用风险计量信用风险计量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三个阶段。客户信用评级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三个阶段。巴塞尔委员会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使用基于内部评级的措施来计量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并据此计算信用风险监管资本,有力的推进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和计量技术的发展。内部评级的两个维度:1、客户评级2、债项评级风险暴露分类:1、主权风险暴露2、金融机构风险暴露3、企业风险暴露4、零售风险暴露5、股权风险暴露6、其他风险暴露企业风险暴露包括:1、中小企业风险暴露2、专业贷款风险暴露3、一般企业风险暴漏零售风险暴露包括: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2、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3、其他零售风险暴露客户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计量和评价,反应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客户评级的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评价目的是客户违约风险,评价成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客户评级必须具有两大功能:1、可以有效辨别违约客户。2、可以精确量化客户违约风险。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概率一般被定义为借款人内部评级1年期违约概率与0.03%中的较高者。违约概率估计包括两个层面:1、单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2、某一信用等级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各信用等级借款人所对应的违约概率,可采用内部违约经验、映射外部数据、记录违约模型等技术估计平均违约概率。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老式老式现代专家判断法重要考虑两方面原因:1、与借款人有关的原因。声誉、杠杆、收益波动性2、与市场有关的原因。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常用的专家系统:5Cs和5Ps5Cs:品德、资本、还款能力、抵押、经营环境5Ps:个人原因、资金用途原因、还款来源原因、保障原因、企业前景原因信用评分模型运用可观测到的借款人特性变量计算出一种数值来代表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关键在于特性变量选择和各自权重确实定。对个人客户而言,特性变量包括:收入、资产、年龄、职业、居住地对法人客户而言,特性变量包括:现金流量、多种财务比率应用最广泛的信用评分模型:线性概率模型、Logit模型、Probit模型、线性辨别模型。信用评分模型的问题:1、建立在历史数据模拟的基础上,特性变量的权重一定期间保持不变。2、对借款人历史数据规定较高,需要建立一种包括大多数企业历史数据的数据库。比较常用的违约概率模型:1、RiskCalc模型。合用于非上市企业严格选择最能预测违约的一组变量,再运用Logit/Probit回归技术预测客户违约风险。2、KMV的CreditMonitor模型。合用于上市企业将借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企业借款相称于持有一种基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