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一、职业健康设施职业健康设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包括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发生为目的的一切措施。企业应遵循“三同时”原则,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采取各种办法,完善职业健康设施,保障劳动者的健康。1.职业健康方面的设施包括为保持空气清洁或使温度符合职业健康要求而安设的通风换气装置、采光照明设施;为消除粉尘和毒物危害而设置的除尘、防毒设施;防辐射、防暑、保温设施;对原材料、加工材料消毒的设施以及减轻、消除噪音、振动的设施等。2.生产性辅助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有饮水设施;为从事高温作业或接触粉尘、毒物作业人员设置的沐浴、盥洗设施;更衣室、工作服洗涤、干燥消毒设施;女职工的卫生室、洗涤设备;休息室等。二、工时休假制度1.工作时间与工作日工作时间是劳动者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的时间,即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定的时间(工作日、工作周)内应该劳动的小时数。国家通过立法确定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生产定额,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劳动者要有效利用工作时间,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实际工作的时间,也包括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前后从事必要的准备和整理的时间,连续性有害健康的工作的间歇时间,孕妇的工间休息时间,哺乳女工哺乳时间等。根据行政命令从事其它工作的时间,如出差或外出开会等也属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日是指在一昼夜内职工进行工作的时间长度(小时数),可分为定时工作日、不定时工作日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2.休息时间与休假制度休息时间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劳动者,按国家法律规定免于从事生产和工作,而由其自行支配的时间。休假制度是为保障劳动者休息权而实行的带薪放假休息制度。休息时间与休假制度均由国家以劳动法或劳动法规确定,既要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实行劳逸结合,保证劳动者睡眠和其它休息时间,又要保证劳动者有时间参与文娱活动、文化教育和各种社会活动及料理家务。3.严格限制加班加点职工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从事生产或工作的称为加班;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又延长时间进行生产或工作的称为加点。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和国家机关的职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充分利用生产和工作时间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但是,应严格限制加班加点。因为加班加点可造成职工过度疲劳,有损职工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造成事故的发生。连续加班往往非但达不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反而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的后果。因此,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促使企业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一般不允许加班加点,企业的生产任务应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时,为了确保国家任务、社会安全、居民供应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才可以加班加点。三、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1.女职工劳动保护女职工劳动保护是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特定含义是: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四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其目的不仅是保护女工身心健康和持久的劳动积极性,同时也考虑到女职工在社会生活中还承担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对女工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也是为了保护社会下一代的健康成长。(1)女性生理机能的特殊性从医学角度讲,女性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有其特殊性。①身体结构:男性身体粗壮、肩宽臀窄、骨盆壁厚而深、上下肢长、平均身高高于女性,因而工作半径较大,适于承重,为工作提供了方便。女性骨盆宽而浅、下肢较男性短,对跳跃、疾走、踏蹴等动作不如男性灵便。女性骨盆底构造较男性薄弱,故支持力不如男性,容易受腹压影响。②肌肉脂肪发育:人的肌力大小与人体肌肉数量有关。女性与男性相比,肌肉占身体重量比低于男性,而脂肪高于男性。因此女性肌力平均水平低于同龄男性,且随年龄的增长其肌力下降较男性快。女性脂肪多沉积于腰及下肢,身体重心低于男性,使运动灵活性受到限制。③生理机能:男、女性在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