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农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摘要。提出了XX县区发展农产品“清洁生产”的一些新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指导作用。关键词:清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总结20年来“末端治理”的教训,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列为重要内容。实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和利用清洁的技术,把污染控制由末端治理方法上升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通过采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生物污染综合防治、农产品供应链防治农业污染及科技成果集成创新等新途径,对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XX县区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全国最佳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带,地球最佳葡萄生产带,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一熟制地区先进行列,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制种、草畜、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但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建设方面看,张掖农业生产状况还处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农产品清洁生产上还存在明显差距,迫切需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狠下功夫。本文作者提出了发展“清洁农业”的一些新思路,以期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指导作用。1发展清洁农业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清洁农业”是清洁生产在整个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应用,不仅要求在田间实施清洁生产操作规程,还要求对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清洁操作,最终实现农产品的清洁化供给。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基础工作是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展开的,经过多年努力,成效显著。目前市场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针对食品质量第1页共5页安全认定标准进行的分类。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生产过程中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标准要宽。绿色食品的标准范围从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到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但是,单纯地追求使用有机肥,操作不当会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有机肥每单位养分所带的有害元素量普遍比化肥更多。另外,有机肥在产业化加工、商品化流通和跨区域施用过程中,会使存在于有机肥中的有害成分随之不断扩散,有害的病、虫、草源也会对作物、人体和畜禽构成危害。按照“清洁农业”的发展要求,在投入品上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有机的,都应注重质量要求,从源头上采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综合防治的思想,将“清洁农业”作为生产安全食品的先决条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在清洁产地环境和清洁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中对环境友好的供求关系调控,使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并通过科技集成创新产生一大批“清洁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2技术集成创新是发展清洁农业的战略需求“清洁农业”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及措施的综合体系。需要采取集成创新的思路,构建有效的技术体系,以实现相互独立又互补的科技成果对接、聚合而产生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清洁农业”领域的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现象,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致使科研开发活动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所以要把集成创新作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促进“清洁农业”技术体系综合发展。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选择技术关连性较强的清洁农业项目,集中科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