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岩溶隧道施工1.岩溶:岩溶是可溶性岩层(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受具有溶解能力(含CO2)的水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由于溶蚀的形成,位置、塌陷作用的不同,岩溶个体形态、大小也不同。岩溶可概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1按有无地下水分:1.1.1溶缝、溶槽、溶洞暗河支岔通道有季节性流水。1.1.2长年流水。1.1.3溶洞内无水,其中有充填物或干燥无充填物。其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米,如轿顶山隧道出口正洞掘进1600m遇上特大溶洞,溶洞沿线路长80余米,隧底面以上高25m,宽约60m,洞分四层,通道、支洞错综迂回,其下有常年流水的暗河,小的多在10m以内。1.2按其出露在隧道洞身部位分1.2.1位于隧道顶部或顶部的一侧1.2.2位于隧道的墙部或墙部的一侧1.2.3位于隧道的底部或底部的一侧1.2.4洞身全部在溶洞或溶洞填充物内穿过溶缝、溶槽、溶洞等,有沿线方向的,有与线路正交或斜交的,当隧道施工穿过可溶性岩层时,常遇见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部位不同,充填物及充填程度和含水量不等的溶缝、溶槽、溶洞及暗河通道等。如宜宾至珙县铁路的轿顶山隧道长3376m,在施工中先后遇到溶洞、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截水沟汇水暗管溶蚀洼地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溶缝、溶槽、暗河通道等达数十次,它们都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的甚至改线绕道,如轿顶山特大溶洞,就在洞内设三个弯道,绕开溶洞。2.隧道遇到各种溶洞的处理措施和施工方法:隧道施工中遇到溶洞地段时,首先要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岩层的稳定程度,溶洞内填充物和地下水流情况等,分别采取截、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和施工。2.1拦截地表水根据勘测资料和施工现场观测,当地表自然沟床,汇水洼地发现有溶穴、落水洞、漏斗、竖井等为隧道地下水补给来源,补给量随季节变化,则采用拦截地表水。如为自然沟槽,采用在溶穴、落水洞、漏斗、地表陷穴四周施作浆砌片石排水沟。如地表为一溶蚀封闭洼地,则可采用截水沟,泄水暗管,泄水暗管将水引到隧道渗泄区以外。如图一为轿顶山隧道地表水截水处理的实例540530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20510宜宾珙县540530520520510图一2.2引排地下当隧道掘进遇到溶洞有流水时,宜排不宜堵,首先应查明水源,涌水量,流向及与隧道位置的关系,采取以排为主,截引相结合的措施常年流量大的采用开凿泄水将水排除洞外,流量小的可采用拦截引排将水引入隧道排水沟内,排出洞外。2.2.1常年流量大的岩溶地下水,即隧道排水沟无法正常完全排走的水。2.2.2隧道设有平行导坑:地下水出露在平导一侧,比较好处理,可自平导凿泄露水洞,将水引入平行导坑排泄水沟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竖向盲沟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走。当地下水出露在平行导坑的另一侧,则需将水排引到平行导坑一侧,再由平行导坑开凿至正洞的泄水洞将水引入平导排出至洞外。当地下水出露在平导另一侧,拱顶上部,或隧道拱顶以上时,可在拱顶以上设渡槽,横跨隧道,将水引至平导一侧由泄水洞排至平导。渡槽两端置于拱顶以上的岩帮上,然后用竖向暗沟,将水引至泄水洞,再引入平导,排出洞外。如图二涌水隧道中线图二渡槽泄水洞第5页共22页第4页共22页浆砌片石拦水墙隧道竖向盲沟暗沟或暗管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当地下水出露在平导另一侧,拱顶至隧底标高,可采用竖向间沟或在隧道衬砌范围外用浆砌片石拦水墙拦截地下水,当地下水出露较高时用间沟,出露较低时用拦水墙,然后用暗沟或暗管将水引至平导一侧,再由泄水洞排往平导排至洞外。如图三涌水2.2.3当隧道未设平行导坑时,其在隧道部位的处理方泄水洞图三第6页共22页第5页共22页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法,基本同有平行导坑,但泄水洞要选择适当位置将水排除至洞外。2.2.4一般涌水即利用隧道排水沟能正常泄排走的水。在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是一般涌水。仍以引排为主,其处理方法是:涌水在隧道顶上部出露的,采用在衬砌范围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