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考试500道题一1—5章(150)一、单项选择1、艾里克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格发展论属于亲密感对孤单感的年龄段()A3-6B6-12C12-18D18-252、几岁是小朋友语音发展的关键期()A2、3岁B3岁C3、4岁D4岁3、幼儿大概在几岁左右开始发展抽象思维()A5、6岁B5岁C6岁D6、7岁4、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幼稚园教育过程中最()的环节A基本B关键C主线D重要5、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B华生C陈鹤琴D杜威6、任何一种小朋友的动作发展都遵照着昂首、翻身、坐、爬、站、行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小朋友心剪发展的什么特性()A定向性与次序性B持续性与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7、幼儿抽象思维大概在什么年龄段()A3-5B5-6C6-8D2岁后来8、下面哪个不是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措施()A观测法B访谈法C测量法D实训法9、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10、选择一部分能反应研究对象特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措施,属于教育调查中的()A、全面调查B、个案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1、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阐明教师应当具有哪方面的素质()A、忠于职守B、团结协作精神C、人际交往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1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1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13、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均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助于训练学生的()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14、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媒介C(教育理论D(教书措施15、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16、学习的主体原因,指()。A幼儿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18(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9、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也许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A(25,B(50,C(75,D(90,2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21、人与人区别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格关键的是()。A情感B意志C性格D气质22、问一名4岁小朋友:“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阐明小朋友思维具有()。A单维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抽象逻辑性23、“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次序性B互补性C差异性D阶段性24、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25、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26、战国后期出现的()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2A(《论语》B(《孟子》C(《学记》D(《春秋》27、我国初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献是()。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措施》C《(教师资格条例)实行措施》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8、.“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A.松、梅B.兰、梅C.竹、菊D.竹、梅29、我国初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献是()。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措施》C《(教师资格条例)实行措施》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0、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渐提高。A.低于B.高于C.同等于D.不低于或者高于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普及学前()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年教育。A.三二一B.一二三C.二三一D.一三二32、波波由于贪玩没有完毕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忽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留波波一种人在里面。张老师的这种做法()。A.违法,侵犯了波波的受教育权B.违法,侵犯了波波的人身自由权C.违法,剥夺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