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5篇范文]XX县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邓晓阳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于规范财政管理,防范财政资金使用风险意义重大。2009年以来,我县尝试将财政部门内部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专项资金专户,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畴,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实现了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一、探索有效之法我们针对专户过多过乱、资金管理分散、拨付环节繁多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1、归并财政专户,规范账户管理。按照“一种资金、一家银行、一个户头”的原则,一种财政专户资金视同一个预算单位,只保留一个账户转为零余额账户,其他同性质账户全部撤销,资金不再从国库拨款到专户,而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直接支付方式,先由代理银行将款项直接支付给项目实施方、供应商等专项资金收款方,然后再通过与财政预算存款户进行清算实现国库资金拨款过程,财政专户银行账户一直保持零余额。撤销的银行账户资金余额视资金用途及有关规定缴回国库或划入财政往来资金账户,专款专用。2、加强业务管理,严谨操作流程。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要求,制订具体业务操作流程:第一步,用款单位向支出股室提交资金申请报告,支出股室按照指标文件和资金使用进度造具计划,按资金审批拨付程序报领导审批,预算股根据指标文件和领导批件在集中支付系统中将资金指标下达到各支出股室的相应专户;第二步,支出股室专项资金会计在支付系统中填报用款计划,股长审核;第三步,国库股终审并下达资金用款额度;第四步,支出股室在支付系统中提出直接支付申请,并提交盖好印鉴的纸质申请送支付局,支付局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进行审核后打印直接支付凭证并加盖印鉴送交商业银行进行支付。3、严格会计核算,确保资金安全。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相关会计处理办法,结合专户资金核算的特殊规定进行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报局领导和相关股室。月度结束后5日内与国库支付局和代理银行进行对账,做到会计账和支付系统数据相符。同时,建立定期内审制度,每个季度由财政监督局联合相关股室对财政专户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确保专户资金安全。4、建立完善制度,统一管理模式。制定《XX县区财政局财政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上级文件制度限制外所有财政专户及预算单位专项资金专户都要纳入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统一了财政专户的管理模式。同时制定《XX县区财政局财政资金审批拨付管理办法》,从审批权限、拨付方式、内部监督和对账办法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各相关股室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二、凸显改革之效1、财政专户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财政专户纳入集中支付管理后,一种性质资金只在一个商业银行开设一个零余额帐户,其他的账户全部撤销,并且账户余额一直保持为零,资金统一留存在国库单一帐户,彻底改变了原来财政专户资金多头开户和资金随意调度的局面,有效避免了商业银行为争取财政资金存款而无序竞争的状况,专户管理更为规范。实施过程中我县共清理归并12个财政专户,核准保留40个财政专户,其中25个社保资金专户因上级文件限制暂未纳入集中支付改革外,将其余15个专户全部转为零余额账户纳入了集中支付改革,主要有教育资金专户、扶贫资金专户、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专户、农村饮水安全资金专户等15类财政专项资金专户。随后又将水利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专户、农业局新增粮食产能资金专户等5个预算单位专项资金专户纳入了集中支付。截止2011年9月底,纳入集中支付的财政专户及预算单位专项资金专户共有21个,1-9月共发生集中支付业务1197笔,支付金额达12717万元,财政结存资金5550万元。2、专户资金使用更加灵活高效。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后,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财政专户实行“零余额”帐户清算,专项资金在实际支付前统一留存在国库单一帐户,实现了财政资金的集中化管理,让专户结存资金由“死钱”变成了“活钱”,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调度能力,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的支出保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