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情概况云南省“三支一扶”招录考试考点精选版(一)云南省概况云南简称“滇”或“云”,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云南省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是祖国的一块待开发的宝地。云南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个为独有民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8个省辖市,8个民族自治州。共有129个县市区,其中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云南处在青藏高原连接中南半岛的中间地带,自古以来不仅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并且又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因此,云南不仅民族众多,并且民族的自然分布和社会发展与内地民族省区有着不一样特点。(二)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因此气候也很复杂。重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性。地理环境——气候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重要体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原因亲密有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称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原因而导致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长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体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一样,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状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尤其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停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减少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一样天”,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一样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区上的分派是极不均匀的。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整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整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整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