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38名矿工疑患尘肺病矿长称要有付出这就是矿工们所戴的口罩罗家平拿着他的“疑似尘肺”病历,轻飘飘的一张纸似有千斤重。4月6日,春暖花开。但是,这个温暖的天气却不能让宣城市水东镇的罗家平的心情暖起来,和罗家平在一个煤矿工作的16名工友以及当地另一个煤矿的21名同乡心情也一样。埋在他们心中的疙瘩是,他们现在胸闷、气喘、胸口疼痛。去年经过统一检查,包括罗家平在内的这38名煤矿工人被初步诊断为疑似患有尘肺。今年他们去医院再次检查,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却始终没有拿到最终的鉴定结果。如今,当地煤矿即将关闭,如果确诊,事后的赔偿该怎么落实?这使得罗家平和工友们十分担心。就在不久之前,罗家平的另外两名工友被确诊为二期矽肺——尘肺病的一种。看着这二人逐渐变黄的脸色和消瘦的身体,38名“疑似尘肺”者更添焦虑。矿工讲述38名矿工被查出“疑似尘肺”去年查出“疑似尘肺”4月6日,宣城市飘起小雨。“胸闷,吸不进气,有时候胸口疼。”40多岁的罗家平指间夹着一根香烟,但迟迟没有点燃,说话间不间断地咳着。在罗家平的家外,成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开得十分酣畅。在罗家平的家里,坐着同为宣城市水东镇东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的7名工友,气氛沉闷。这些人和罗家平年龄相仿。在他们称之为“东源矿”里,罗家平和工友们都在一线工作,有的是爆破工人,有的从事井下挖掘,至少都在“东源矿”干了十几年。7个人说,他们和罗家平有着同样的症状。据介绍,2010年9月,省里相关部门统一组织了一次职业病检查,“东源矿”的17名工人被矿上告知,经检查,他们被统一诊断为“疑似尘肺”。罗家平是这17人中的一员。他说,病症带来的疼痛始终无法摆脱,让他们揪心;但更让他们揪心的是,他们基本上无法再干重体力活了,他们原本可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目前,除了罗家平的症状较为严重,无法继续工作外,17名“疑似尘肺”工人中的16人仍在“东源矿”工作。而在水东镇的另一个矿——“南阳煤矿”里,有21人在2010年9月份的那次身体检查中被查出“疑似尘肺”。矿企关闭后找谁索赔罗家平是干了十几年的老爆破手。早在2005年他即发现身体不舒服,但是没有引起重视。还没等到统一体检的报告,2010年9月,因为身体实在撑不住了,罗家平自己去医院检查了一番,查出“疑似尘肺”。和罗家平同样私下里去其他医院检测的工人有多名,均被检测为“疑似尘肺”。但是,他们都称自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尘肺。因为,在此之前,同在“东源矿”的两名工人被确诊为患了职业病:二期矽肺,他们的病症与该二人的症状一样。刘先锋等仍未被确诊的人最关心的是何时能够确诊是不是尘肺。按规定,是否确诊为尘肺,需要在专业的机构鉴定。职业病鉴定机构应在两个月之内给出鉴定结果。“我们把病历都送到了宣城市人民医院,但是现在都过去两个多月了,仍没等到结果。”刘先锋等工人说,他们被矿上告知,没有确诊将无法进行下一步赔偿事宜。在等待中,“疑似者”对于自己身体的担忧与日俱增。同时,眼前的现实也让他们很担心。因为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按照规定,最迟2011年6月,水东镇的“东源矿”、“南阳煤矿”都将封井。这意味着在封井之后,“公司就不在了,假如鉴定结果在公司关闭之后出来,那时候找不到人怎么办,找谁索赔?”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据工人们介绍,宣城东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矿井两口,年产煤4万吨左右,工人130多名。工人们称:“在2010年9月统一组织身体检查之前,‘东源矿’没有发放口罩以防粉尘。同时,在深近500米的井下作业时,本来需要进行降尘的作业也没有进行过。”虽然之后发放了口罩,但是,“口罩根本不起作用。”说完,一名工人拿出一个口罩。记者看到,这个口罩是由两块薄海绵垫和一块布组成。“其实用一个小时就完全黑了。作用肯定有限,还能吸粉尘到嗓子里,进入肺里。”这名工人说。工人们说,即使这样的口罩也并不是想用就用。“一个月就发放3个,有时候连带子都是断的。”工人刘先锋说,有一次他找矿里的干部要求换一个口罩,“对方当时说爱用不用。”各方说辞矿长:高危工种总要有付出4月6日16时许,记者来到宣城市东源煤炭责任公司。矿长杨维成不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