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企业逐步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由此涉及的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就简要地谈一下自己的浅显看法。一、企业安全文化的概述“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我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是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生命、实现员工价值的文化,是最终得到企业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一般分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运行规程,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给予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员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培育“三不伤害”观念,强化“我要安全”意识。这三个层次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在现代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高科技的运用在给企业带来效益、推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观念。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奠定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看,他们为了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把企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想安全文化建设上倾斜;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需求早巳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自身发展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视,他们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而现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是关系到企业盛衰存亡的大事。为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项新的安全管理方法,目前,由于没有系统配套的理论作支撑、典型成功的经验也很少,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进一步建设。若想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我们应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找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2.1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高效健康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要保证企业高效健康发展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的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注重培养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品德、修养,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和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和安全价值观。这既为员工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相应地提高了员工的素质。2.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安全管理由经验型、事后性的传统管理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是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转变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这种新型的管理形式能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