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判断题第一章概述9、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成果重要表目前如下四个方面:积极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F28、1879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F4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调整和控制作用。()F43、巴甫洛夫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F74、教育心理学可认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提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F99、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T第二章心剪发展及个别差异5、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到达了形式运算阶段。()F14、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朋友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剪发展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F21、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也许的。()T23、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精确性高。()T24、青年初期智力靠近成熟,辩证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F30、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初期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刺激尤其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起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敏感期。()T31、心理学研究认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艺术的关键期。()F32、维果斯基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把小朋友的认知发展分为四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详细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F33、形式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小朋友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F34、守恒是指小朋友认识到客体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F35、近来发展区这个概念是由前苏联学者巴甫洛夫提出来的。()F116、学习困难小朋友一般有明显的智力缺陷。()F120、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T121、社会文化期待是导致男女学生成就差异的重要原因。()T37、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奉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F29、学习准备是固定不变的。()F第三章学习理论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变化同类反应在未来发生的概率。()F6、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构造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措施。()F10、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F18、负强化与惩罚是两个不一样含义的概念。()T20、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T25、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风行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F39、奥苏贝尔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构造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构造。()F4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到达刚好能背诵后来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越多,则记忆效果越好。(F)5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T85、替代强化是一种直接的强化方式。()F86、自我强化是指观测者因看到楷模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了强化同样。()F97、“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T106、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因此“组织者”一定呈目前要学习的材料之前。()F115、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F127、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成果和学生的收获。()F162、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F163、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经有知识构造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F164、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F100、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简介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简介材料便是奥苏贝尔所说的“先行组织者”。()T108、合作学习是一种构造化、系统化的教学方略,由2~6名能力相称的学生构成一种小组,共同完毕学习目的。(F)第四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