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技术》之铸造粉尘危害调查与防治 VIP免费

《安全技术》之铸造粉尘危害调查与防治 _第1页
1/1
铸造粉尘危害调查与防治铸造粉尘危害调查与防治某厂铸造采用的是传统的粘土砂工艺,经过近20年的积累,防尘工作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就前段防尘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以供同行参考。一、概述该厂铸造车间始建于1958年,1961年投产,采用粘土砂干型造型工艺,厂房布局呈“II”字型,生产面积11648米,年产铸件12000吨,铸件从几十公斤到五六十吨不等,多为大件,现有职工750人,型砂、造型、浇注、清理分部作业。该厂定期组织粉尘作业人员拍胸片并进行经常性地监督、监测,积累了近20年的连续资料,在防尘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二、粉尘的性质1.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各工部有所不同,分别为:型砂61.5%,造型56.2%,浇注25.1%,清理39.6%。2.粉尘分散度从表1中可看出,各工部粉尘分散度表1各工部粉尘分散度比较(%)工部〈2μm2μm—5μm—10μm可呼吸性粒子%型砂造型浇注清理76.575686418.516.520xx.55.03.57.510.5——4.754.57.09591.58882.5三、粉尘浓度测定结果1980—1994年的粉尘测定结果见表2。1980年,该车间粉尘平均浓度高达157.3毫克/米,合格率仅为9.6%,并且开始发现有尘肺病人。这种情况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将防尘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1—1983年,投资百余万元在主要产尘工序安装了14台(套)除尘设备,并对原有设备进行整修,合格率及粉尘浓度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尤其在1986年成立了专门的防尘队伍,进行严格管理,狠抓了防尘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粉尘作业点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据统计,1980—1985年,监测尘点442点次,合格率为21.95%;1986—1994年,监测1339点次,852点次合格,合格率为63.62%;经卡方检验,P表21980—1990年粉尘浓度测定结果年代测尘点数合格点数浓度范围mg/m平均浓度mg/m合格率%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83532310056127187252216180144144144728175241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技术》之铸造粉尘危害调查与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