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VIP免费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_第1页
1/1
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1997年9月23日大连富华服装有限公司实习学生14人疑似“急性职业中毒”被送入医院,经调查,结果如下:中毒经过及劳动卫生现场调查1997年7月下旬公司接订单生产1万件俄罗斯皮装,为此,公司要求工人加班生产。生产车间位于二楼,面积400m2左右,车间内无任何机械通风设施及排风扇,仅靠窗户自然通风。近50名生产工人手工刷胶粘接皮衣。工人操作时无个人防护用具。自9月22日晚7时始,辽宁省纺织学校43名学生加班刷胶至22点左右(用天津产氯丁胶),突然有3~4名学生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陆续到医院就诊至9月23日上午已有14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门诊处置后10人被收治住院观察。9月24日116001大连市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环境监测,测试结果:6个刷胶作业点有4个点苯浓度超标,最高浓度的2个作业点分别超标9.1倍和13.8倍,测定最高值为594.3mg/m3。中毒患者治疗经过本次住院治疗的10名患者75%为女生,平均年龄19岁,住院后,体检结果表明,肝、肾、心脏及精神系统无异常改变。经有关专家会诊,确诊为急性轻度苯中毒。中毒原因分析1.氯丁胺又称氯丁橡胶;是氯丁二烯的α-聚合体,溶于苯和氯坊,可用于制造涂料和胶粘剂。苯作为氯丁胶的稀薄剂用于粘接皮革等工艺更为多见。该公司大量使用氯丁胶,经测试其中苯浓度超标13.8倍。苯的急性中毒多见于意外事故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苯作业,而又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等。2.本次中毒人员均为实习学生,他们初涉社会,对生产作业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故机体敏感性较强。3.由于急于赶制皮装,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劳动也为导致中毒发生的原因之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一起急性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