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山东版品社六上《探求救国之路》word教案一、录象导入:老师播放《武昌起义》片段,让同学谈感受,引出辛亥革命。主题三探求救国之路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清朝末年,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已经处在危险境地,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积极行动起来,探求救国之路。你知道哪些故事?引出:“戊戌变法”。二、探究研读(一)、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经过。1、小组沟通:组内沟通搜集的资料。2、全班沟通:选派代表沟通资料,及时补充、评价。3、总结:老师出示准备的资料,明确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经过。(二)、认识戊戌六君子。1、讲一讲:从搜集的资料中任选一人讲一讲他们的故事。2、说一说:听了他们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三)探求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小组讨论:根据手中的资料讨论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全班沟通: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3、达成共识:总结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写一写:用自己的话写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三、总结1、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2、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探究研讨:(一)、了解武昌起义。1、小组沟通:组内沟通搜集的武昌起义的资料。主题三探求救国之路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中国进展的重大事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2、学习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3、引导同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辛亥革命成败的两个方面。4、培育热爱祖国和爱戴革命先辈的精神。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清朝末年,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已经处在危险境地,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积极行动起来,探求救国之路。你知道哪些故事?引出:“戊戌变法”。二、探究研读(一)、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经过。1、小组沟通:组内沟通搜集的资料。2、全班沟通:选派代表沟通资料,及时补充、评价。3、总结:老师出示准备的资料,明确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经过。(二)、认识戊戌六君子。1、讲一讲:从搜集的资料中任选一人讲一讲他们的故事。2、说一说:听了他们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三、总结1、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2、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探究研讨:(一)、了解武昌起义。1、小组沟通:组内沟通搜集的武昌起义的资料。2、全班沟通:选派代表沟通,及时补充、评价。3、谈感受、找英雄。引出孙中山。2、全班沟通:选派代表沟通,及时补充、评价。3、谈感受、找英雄。引出孙中山。(二)认识孙中山。1、老师出示孙中山的资料:谈感受。2、同学补充孙中山的资料:谈打算。(三)、正确评价辛亥革命。1、认识袁世凯同学沟通搜集的袁世凯的资料,了解袁世凯充当的角色。2、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同学小组讨论、沟通,老师补充资料,全班沟通,达成共识。3、写一写:写出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认识。三、朗读感悟读一读《百年沧桑话巨变》,沟通感受,设下悬念。6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主题三探求救国之路教学案(2)辛亥革命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2、了解孙中山、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3、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能力目标:1、培育自己分析历史局势进展趋势的能力。2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综合解题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怕牺牲的决心和英勇气概2、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3、树立共和观念,理解“共和国之民”的含义和要求。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学过程:学习任务之一: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学习任务之二:辛亥革命的经过简述附送:2024春山东版品社六上《火烧圆明园》word教案山东人民版学校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第一课血泪国耻活动主题二:火烧圆明园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第二课时火烧圆明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雨果诗句。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同学默读,自己体会诗句的含义。2、师:雨果的诗句里说的是什么事件?它说明了什么?谁能试着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