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第一章概论1.大气的概念。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2.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3.三大全球性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4.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5.大气污染物又分为两类:(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a粉尘b烟c飞灰d黑烟e霾f雾还有两个概念1总悬浮颗粒物-----tsp2可吸入颗粒物-----pm10(2)气体状态污染物a硫氧化物b氮氧化物c碳氧化物d有机化合物e硫酸烟雾f光化学烟雾(蓝色或紫色,黄褐色)6.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的原始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于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的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映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7.我国的酸雨区。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四川盆地。其中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存在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北方地区局部区域出现酸雨。8.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的主要三个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9.颗粒物的危害。a粒径越小,越不易沉积,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内,且容易深入肺部。b粒径越小,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10.大气污染物可能造成的危害。11.空气能见度的计算p171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和理性、区域合适性和实施第1页共5页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三区和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a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b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c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1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2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3类区为特定工业区另外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14.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p26表1-7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燃料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气体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迅速,其燃烧状态可基本上由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液体燃料也是以气体形式燃烧的,因此它的燃烧速率受其蒸发过程控制。固体燃料的燃烧受此两种现象控制:燃料中挥发性组分被蒸馏后以气体燃烧,而遗留下来的固定碳则以固态燃烧,后者的速率由氧分子向固体表面的扩散速度控制2.工业煤的分析a水分b灰分c挥发分d固定碳3.煤中硫的形态: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有机硫单质硫4.煤的成分表示法:常用的有四种a收到基b空气干燥基c干燥基d干燥无灰基(煤矿提供的资料用此法)5.3t:通常把温度、时间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3t6.理论空气量实际烟气量(计算)p407.过剩空气系数: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而多提供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8.发热量:第2页共5页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变化,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向下的热量变化(压强和温度稳定)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能;低位发热量是指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所释放的热量9.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p4610.积碳的生成a在扩散火焰中有机物双键越多越容易生成碳b在预混火焰中发烟大小顺序为萘、苯、醇、烷、烯、醛、炔11.煤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以及颗粒物大小)对排尘浓度的影响:一般,灰分越高,含水量越少,则排尘浓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