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2007年5月29日,市政协组织调研我市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的情况,考察了宁江集团、成都齐力水处理、四川天旺三家高新技术企业。宁江集团2005年被省知识产权局列为专利试点企业,其通过专利技术开发生产的高精密数控机床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2006年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7549万元;出口创汇191万美元。2006年10月,与四川五粮液普什集团强强合作,共同投资5.8亿元设立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依托专利技术规模化生产数控机床。成都齐力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来投入研究资金200万元,开发出了生产二氧化氯发生器及新型纸浆漂白设备的专利技术8项,通过实用新型专利集成技术开发生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及新型纸浆漂白设备投入市场后就一直供不应求。美国西部投资公司因看好产品的市场前景,从2005年来先后投入400万促进企业的做大做强。公司2005年来实现利税300万元。四川天旺先后开发拥有专利技术29项,通过专利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产品直接投放到国际市场,远销到了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伊朗、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越南等地,被XX县区委、市政府评为2006年度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宁江集团、成都齐力水处理、四川天旺等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一方面源自其制定的专利保护战略:一是建立了企业专利机构,落实了专、兼人员;二是建立完善了专利申请、管理及"一奖两酬"激励机制;三是建立了适合企业需要的专利信息的检索利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技术开发过程中通过专利信息的检索利用,了解本行业及技术领域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更主要源自我市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在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的重点倾斜。我市在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上,做了许多,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自1985年《专利法》颁布实施,至2005年我市成立知识产权局,全市共累计授权专利82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70件。2006年申报各类专利94件。第1页共7页2006年4月,成立了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建立了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加强知识产权各项的统筹协调。开展了形式新、内容实的宣传活动。出台了《XX县区专利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对我市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获得的授权专利进行申请补助和授权资助。对于在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期间即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申请的专利,只要国家一受理,财政就给予一次性800元的申请补助。对予获得授权的专利,从2006年1月1日起给予授权资助。金额分别为:发明专利3000元人民币/件;实用新型专利1000元人民币/件;外观设计专利500元人民币/件;涉外专利10000元人民币/件。市知识产权局,市整规办会同市文化广播新闻局、成都都江堰技术监督分局、市公安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开展了2次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现场开出整改通知书2份。同时,在考察中,发现自主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机构网络体系不健全。我市目前只设立了知识产权局,而且增挂在市科技局,内部没有独立设立知识产权科,没有专职人员来负责此项。乡镇、企业、科研院所都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牵头负责知识产权,更没有专门人员来从事此项,知识产权网络体系严重不全。企业重视程度不够。被调查的企业中,90企业专利意识薄弱,发明创造不愿意申请专利。不少技术人员有了发明创造,首先想到的就是发表文章、成果鉴定、申请评奖,误认为,谁先发表文章,谁先通过成果鉴定,谁先获得成果奖励,发明创造的所有权就归谁所有。再者,申报成果与单位的政绩、个人评定职称关系密切,而专利拥有单位和个人无法体现。据统计,2001年到2005年全市在获得科技进步奖的38个(含XX市、XX省)项目中拥有专利技术的只有3个。专利执法力度小,维权难度大。我市专利侵权案件时有发生,假冒、冒充专利行为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但是,专利执法面对诸多第2页共7页侵权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依据和执法手段,没能及时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激励机制不完善,专利转化较少。企业没有按照专利实施条例的要求,给予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