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六大措施总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通过六项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通过六项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三年来,全县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9069人减少至2017年底的1398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3950元增加到5100元,贫困发生率从8.1%下降到1.2%,30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一、配强工作力量,凝聚脱贫攻坚新合力完善指挥作战体系,落实帮扶工作力量,助推持续发展、长效脱贫。成立一个县级指挥部和9个县级领导挂帅的镇(街道)指挥部,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14个专项脱贫办公室、2个协调组,整合四支队伍成立91个驻村工作队、91个村级指挥部。实行县级和部门领导包抓8镇1街道工作、29名县级领导包抓33个贫困村、18名镇(街道)主要领导包抓52个贫困村、1260名科级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围绕贫困退出57指标要求,实行挂图作战,明确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二、突出组织引领,培育脱贫攻坚新模式整顿涣散软弱村党组织,每年按照5%-10%的比例倒排确定整顿对象,形成常态化整顿提高机制,推动晋位升级、整体提升。开展基层党建会诊月和党建标准化建设自查月活动,对标省市千村示范、万村达标工程和基层党建四化建设要求,完善建立县、镇(街道)、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站点)102个,增设便民服务室18个,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28个,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路、产业铺路,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抓党建促脱贫模式,依托全县16个产业园区、59个专业合作社、第1页共3页44个家庭农场,发展长效脱贫致富产业;推广党员1+11+n结对帮扶机制,落实123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64户贫困对象,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三、优化队伍建设,锻造脱贫攻坚新力量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重视发展优秀年轻党员,建立人员筛选、教育培训、联系帮带、考核管理等长效机制,把207名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库进行重点培养。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通过举办专题业务培训、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贯彻落实三项机制,选派370余名年轻优秀干部(含50名科级后备干部)入村锻炼。制定《脱贫攻坚帮扶队伍管理办法》,将村干部绩效补贴、第一书记补贴与脱贫攻坚工作相挂钩,开展第一书记综合研判,将91名第一书记纳入后备干部,对23名优秀第一书记、4名驻村工作队干部提拔使用,激励四支队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骨干作用。四、聚集人才力量,拓宽脱贫攻坚新途径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工作优势,积极鼓励引导医院、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到贫困村开展人才服务脱贫攻坚行动,拓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新路径。三年来,累计实施教育扶贫2511人,转移就业2094人,签约1+1+1医疗团队91个,惠及群众6.8万人次。深入实施人人技能培训工程,不断加强对农村实用技能人才的培训开发,通过采取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等模式,培养了一批能够推动特色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3850万元,培训各类技能实用人才24147人。五、搭建惠农平台,打造脱贫攻坚新引擎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大的紧迫任务来抓,围绕群众增收目标,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新举措。一是搭建政企合作平台。组建**县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每年对全县建档立卡户2442户每户扶持3000元。通过与陕果集团**果树实验场、延安圆方集团合作,政府分别一次性投入1005万元作为股金,每年可为1005户重第2页共3页点帮扶户户均分红1500元、1000元。二是搭建企社互动平台。白豹镇与**县泰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吸纳51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发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