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卷本试卷及格原则(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八级及格:90分;九级及格:100分。一、选择(每题1分,合计20分)得分:分1.在(B)中,康氏提出“凡书贵有新意妙理”,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答:A《书镜》□B《说分第六》□C《广艺舟双楫》□D《艺舟双楫》□2.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体系最完整的中文是三千数年前殷商的(C)。答:A缪篆□B金文□C甲骨文□D大篆□3.据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B):“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现代第一。答:A邓文原□B虞集□C揭僖斯□D吴丘衍□4.西汉时期,(A)书法带有篆书的笔意,没有波磔,是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文字。答:A《五凤刻石》□B《莱子侯刻石》□C《居延汉简》□D《武威汉简》□5.(C)是魏碑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北圣”。答:A陆柬之□B□智永C郑道昭□D韦诞□6.(D)前段品评当世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之书,后段论学书之要,言简意赅,评论得当。答:A《书断》□B《书估》□C《文字论》□D《论书》□7.点明“凡书通即变”的观点是(B)中的观点。答:A《书小史》B《论书》C《书谱》D《三十六法》8.(D)与索靖的书法并称为“一台二妙”。答:A皇象□B怀素□C柯九思□D卫瓘□9.(D)篇幅不长,但以简洁的语言,分析字形构造,是中国书法史上现存的论述字形构造最早的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A《八诀》□B《书旨论》□C《指意》□D《心成颂》□10.《画禅室随笔》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A)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答:A董其昌□B赵孟頫□C杨凝式□D薛稷□11.“意在笔先”创作观点在书法史上第一次提出是在(A)。答:A《题卫夫人<笔阵图>后》□B《笔试论》□C《说郛》□D《论书表》□12.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简称(B)。答:A大篆□B甲骨文□C金文□D小篆□13.《法书要录》十卷,是(C)编撰而成的。答:A羊欣□B赵豪□C张彦远□D张怀瓘□14.李邕书法学习(C)后别开生面,在行楷之间,用笔深厚坚韧。答:A米芾B苏轼C王羲之D颜真卿□15.著名书画家(C),与石涛齐名,绘画位列“清四僧”。答:A郑燮B吴昌硕□C朱耷□D邓石如□16.元揭傒斯认为:“唐人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句中的“此”是指(A)。答:A《书陆机文赋》□B《急就章》□C《兰亭诗》□D《兰若碑》□17.《采古来能书人名》记录了秦至(B)的书法家,共六十九人,并著录了他们的书迹。答:A汉□B晋□C元□D明□18.西汉时期,(A)书法带有篆书的笔意,没有波磔,是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文字。答:A《五凤刻石》□B《琅玡台刻石》□C《会稽刻石》□D《青川木牍》□19.“铁画银钩”,就出自(A)中的“刚则铁面,媚若银钩”。答:A《用笔论》□B《笔髓论》□C《书旨论》□D《论书》□20.《论书剩语》,一卷,书学论著,(C)撰。答:A钱泳□B朱履真□C王澍□D冯武□二、填空(每题1分,合计20分)得分:分1.董其昌与邢侗、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家”。2.宋米芾认为:“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3.杨凝式的书法被公认为五代书家第一人。他在唐代谨严书风的笼罩下,扬起了纵逸抒情的风帆,在书法史上是由唐入宋承上启下的书法家,为宋人“尚意”书风启动了先河,“宋四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无不受其影响。4.笔论和九势是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汉代书论的代表。5.宋高宗赵构作为国君极不称职,但却与其父徽宗同样,醉心艺术。精于书法,擅长楷、行、草书。他的书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6.在书法史上,孙过庭的经典之作是书谱。7.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奉献。8.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深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9.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到达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10.《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11.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12.五字执笔是指擫、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