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电平简介――――内部培训资料(-)电平概述作为一个硬件设计工程师,了解我们现在常用器件的输入输出电平相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分为两大类,单端电平和双端电平。双端电平常用在传输高速信号的场合,以差分的形式在两条传输线上传送。单端电平常用在普通的信号线,一般速率不太高(通常指低于100MHz的传输速率)。对于双端电平,我们着重将在高速信号以及电平匹配的时候再作详细说明,这里先讨论单端的电平。单端的电平有很多种如:TTL、CMOS、LVTTL、LVCMOS、RS232、GTL、GTL+、HSTL、OC门、OD门等等。目前常用的单端电平主要有两种:TTL电平和CMOS电平。他们的门电路原理十分相似,不同的就是TTL是由三极晶体管构成的逻辑门,而CMOS则是由场效应管构成。也正是因为构造上的这些差异,使得它们的高电平,低电平,以及判决电压都有不同。图1图2图1、图2是这两种电平的输出门的简单模型,上下二个门轮流打开,输出高低电平。根据供电的不同,通常有5V和3.3V二种。由于5V供电的芯片功耗较大,速度相对3.3V的较慢,因此目前常用的都是3.3V供电的LVTTL以及LVCMOS电平,5V的器件已经很少使用了。但是为了相互的兼容,现在的芯片生产厂家的3.3V器件一般都能容忍5V的输入电压(一般情况下,芯片的数据手册会说明该芯片的输入管脚是否能容忍5V的输入)。我们平时说的TTL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以及CMOS电平,一般就是指3.3V供电的LVTTL和LVCMOS电平。不作特殊解释。图3说明了为什么3.3V的器件的速度可以比5V得快。图3因为器件的上升下降斜率(dv/dt)是由工艺水平决定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增大,在相同的dv/dt的条件下,3v3的电平因为摆幅比5v的电平来得小,所以上升/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就比较小,所能达到的最大频率就比较高。顺便提一下:大规模集成芯片为了降低功耗,往往采用I/O管脚为3V3/5V,而内核的采用低电压供电(如2.5V/1.8V/1.5V等)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芯片本身的功耗,从而缓解散热问题。电平驱动对于管脚的驱动能力,主要从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两个方面去考虑。从电流角度来说,输出管脚还分为高电平驱动能力(Ioh)以及低电平驱动能力(Iol)。大多数器件来说,它们的输出管脚都是低电平驱动能力大于高电平驱动能力(在信号质量的测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信号波形的下冲比上冲来得大的原因所在)。Ioh/Iol这二个指标一般芯片资料上都会有,但是我们平时并不是很关注这个指标,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Ioh/Iol的值一般在mA级别,而输入管脚需要的的电流一般在uA,甚至nA级别,所以静态驱动能力一般情况下都没有问题,也就是一个输出门可以驱动很多个输入门。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关注这些指标,如:a、需要大电流驱动的电路(如驱动继电器),那么我们就必须关注这个指标,如果输出门的驱动能力不足,可能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无法提供足够的电流,也可能导致高电平高不上去,低电平低不下来的现象,甚至导致输出门的损坏。b、还有,如果输入门对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速度(斜率)有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考虑一个输出门能否带动很多个输入门。因为每一个输入门都会有一个等效的输入电容Cp,如果带的门比较多,则总的Cp就比较大,最终导致信号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比较缓。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信号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一个输出门并不能带很多个输入门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下文将会说的反射问题)。补充说明几点:a、输入门的等效输入电容Cp:一般情况下这个寄生电容比较小,一般是pF级别的,一个管脚支持的速率越高,那么它的Cp就必须做得越小,这就是一个管脚的速度不能随心所欲做得很高的原因之一,因为寄生电容不可能无限小。同时,Cp越小,那么抗静电的能力就越弱(当然,目前芯片的抗静电并非完全靠Cp,还有一些防静电电路)。b、从门的结构来说,高电平驱动的时候,连接VCC的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