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1~2题。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A.陆风转湖风8:30~9:30B.陆风转湖风10:00~11:00C.湖风转陆风12:00~13:00D.湖风转陆风13:00~14:00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湖陆的热力差异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面积差异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3~4题。项目气候区年平均1月平均7月平均平均热岛效应亚热带0.24℃0.14℃0.39℃温带0.54℃0.80℃0.25℃高原区1.03℃1.70℃0.45℃热岛效应≥1.0℃城市比例亚热带15.38%15.38%23.08%温带25%33.33%0.0%高原区50%75%50%3.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6.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A.太阳辐射较弱B.气温较低C.暖湿水汽充足D.风力较弱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7~8题。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第9题。9.甲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图1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2为我国西南某河谷地带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10~12题。10.图示①~④地中(双选)()A.①地为山脉B.②地地势低C.③地为河谷D.④地地势高11.甲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双选)()A.地势较低B.暖湿气流影响C.太阳辐射强烈D.温室效应显著12.西南河谷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成因主要有(双选)()A.夜晚降温迅速,易形成降水B.白天逆温层,不易形成降水C.夜晚多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D.白天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材料二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1)简述材料一所示空气环流运动的成因。(2)列出材料二中G、L和N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3)受材料一空气环流运动的影响,材料二中的W势力有所增强。在此情况下,G和L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14.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答案精析1.B2.A[第1题,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第2题,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3.B4.D[第3题,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下垫面硬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