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发言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有关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工业经济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16%,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226.5亿元,同比下降13.6%,利润实现19亿元,同比下降21.5%。2020年1-2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21.9%,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23.8亿元,同比下降35.5%,利润实现5188万元,同比下降80.8%。第一,工业经济运行。一方面,工信、统计、税务等主管部门要抓好协同。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开发区、镇街要搞好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明天就要开网,突出抓好三类重点企业的稳增长。第一类是列入市150户重点的工业企业,我区共11家,第二类是营业收入过亿元的制造业企业,我区共38家,第三类是入库税金过百万的重点企业,我区共74家。这三类企业对全区工业经济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稳增长的关键。区工信、发改、统计、税务部门要对这些企业靠上服务,监测、分析、研判企业运行情况,特别是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会同经开区、有关镇街逐户上门服务、调度,盯紧靠牢,提前分析预测,确保应报尽报、应统尽统。要及时掌握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前段时间的复工复产审批,部门、镇街也排查出了一批成长性较好的规下小微企业,有些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规上级别,甚至远远超过了规上级别,各镇街(开发区)、工信、统计等部门要分别拉出培育清单,逐个纳入今年的申规台账,每月摸排有望列统企业,统计部门要加强拟列统企业申报指导服务,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好,衔接好,做好数据的对称性一致性,确保这些企业及时列统入库,应统尽统。第二,技改和新上工业项目。今年,全区续建技改项目11个,总投资18.4亿元,新实施技改项目10个,目前有7个项目列入济宁市2020年百项重点技改项目库,总投资35.2亿元,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7个,主要有投资3亿元的盛安贝新能源OLED光电新材料研发生产项目、投资13亿元的山东华核高端装备及核能材料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博智动力新能源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热管理总成项目、投资5亿元的赫日动力新能源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项目、投资5亿元的联合轲麟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系统、高效传动系统及智能驾驶系统项目、投资2.7亿元的宜普尔装饰材料SPC微晶石地板产业基地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济宁三联木业特种纤维板、饰面板研发项目。另外,除技改项目外,计划新开工过亿元工业项目10个(含退城入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区工信、发改、经合中心、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要会同经开区、有关镇街细化项目投资计划、时间进度节点管理,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逐个项目制定工作方案,加快项目建设、落地进程。第三,服务企业发展。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对标对表,持续推进复工复产,全力服务企业达产增效。对于包括三产服务业在内的企业,部门、镇街、开发区都要建立三本台账。一要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产业发展状况,建立重点企业、产业基本情况台账。由工信、商务、发改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以镇街、经开区为单位,利用一个月时间,对规上、限上和有望升规、上限企业(准规上、限上企业)要逐户到,全面掌握企业的基础数据,特别是税收过百万元企业,对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起决定性作用,是重点,情况、数据要掌握更具体。二要梳理汇总制约企业运营的突出问题,影响产业发展普遍性关键性因素,建立问题台账。主管部门和镇街、开发区形成合力,帮助企业解决制约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管理有关的,在不触及红线的前提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对可以解决但一时难以解决的、或靠部门、镇街力量难以解决的,提交区经济运行应急保障小组统筹解决。三要以“三送三增”为抓手,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特别是近期出台的政策措施,建立政策落实台账。驻厂联络员、经济工作一线的同志,要发挥政策宣讲员、辅导员和代办员作用主动上门服务,切实让政策落地落实,企业受益,达到实效。二、外经外贸工作(一)利用外资。去年我区按市下达计划完成了实际利用外资任务。今年市政府下达6000万美元任务,目前,我区到位61万美元,取得一定进展,但离市要求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