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LXS-5标大坂山隧道3#斜井交叉口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新铁路大坂山隧道项目指挥部二0一0年九月二十五日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3#斜井交叉口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隧道概况大坂山隧道起点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境内,由东南向西北走行,终点位于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境内。通过地区为大坂山中高山区,隧道洞身穿过大坂山主脊。平均海拔约3000m,最高海拔为4211m。隧道起讫里程为DK259+255~DK275+152,总长15897m,最大埋深1085.5m。洞身经过地带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20°~40°,工地范围内山高坡陡,基岩裸露,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大坂山隧道3#斜井与正洞左线交点的设计里程为DK272+000,与大里程方向线路平面交角为49°16′7″,斜井沿正洞走向跨度14.9米。斜井施工到正洞后,根据设计资料显示,该段围岩为Ⅲ级围岩(DK271+130~DK272+650为Ⅲ级围岩,其中DK271+985~DK272+015喇叭段30米采用Ⅳa-2衬砌支护类型进行加强支护),且交叉口开挖完毕后由于其承担着出碴通道的特殊任务将不能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因此必须加强斜井交叉口处的初期支护,保证施工安全及交通畅通,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地质围岩较好,拟采用台阶法施工,先利用斜井断面进入正洞,然后沿45°方向继续施工通过横通道进入平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导,其后一方面沿正洞大里程方向进行正洞挑顶,然后扩大到正常断面施工;另一方面待平导锁喇叭口加强后按设计进行平导施工。(二)工程及水文地质特征1、工程水文地质3#斜井与隧道出口段交叉口,位于Ⅲ级围岩段中,大坂山隧道工点范围内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夹片岩、石英闪长岩、安山岩、砂岩、板岩等,断层带内分布有断层碎裂角砾,山坡坡面及冲沟内分布有第四系碎石类土等。此段洞身为奥陶系(O):安山岩(α),灰绿色,隐晶质结构,节理发育,Ⅳ级软石,主要分布于隧道洞身。洞身穿过弱富水区(Ⅱ-3),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单泉流量为0.127~0.16L/s,预测最大涌水量5190.6m3/d,正常涌水量1730.2m3/d。此段地下水没有硫酸盐中等侵蚀性。2、不良地质(1)突然涌水目前3#斜井施工已基本完后,井身开挖累计长度1047m,已开挖段岩层穿过f4-1断层影响带及岩层接触带,围岩均较为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地表多处出现受构造影响的风化深槽及软硬互层的侵入接触面。围岩变化频繁,地下水丰富,斜井内的涌水量为3500~4000m³/d左右,应做好有突然涌水的所有防备。(2)围岩失稳、坍塌在断层带、断层附近和节理密集带,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第3页共23页第2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3页育,特别是大断面交叉口处,在地下水出露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加强支护措施,可能发生坍塌、掉块等围岩失稳现象。二、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一)工程特点、难点1、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地段较多在断层带、断层附近和节理密集带,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特别是这些地段有地下水出露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坍塌、掉块等围岩失稳现象。2、高程落差大、反坡排水困难井口与井底高差112.8m,纵向下坡综合坡度12%,运输困难,从而出碴难度大。根据资料显示,该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局部地段有突然涌水的可能。洞内涌水和施工用水的排水量大,因此必须制定周密的防排水措施,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二)施工对策1、加强地质预报、优化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加强隧道的地质调查,加强分析,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掘进支护参数,对断层破碎带、涌水等地质不良地段,早做预防。2、加强施工调度、文明行车洞口设有总调度,洞内设专职调度,负责各施工队的车辆调配。针对实际交通情况对劳动力进行动态安排,科学、合理地转换施工第4页共23页第3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3页工序;加强司机的行车安全教育,礼貌行车,确保洞内、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