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篇一:现代化的陷阱读后感现代化的陷阱第六第七章读后感先说这本书实在是太好了。相当于中国20世纪末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深刻揭露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社会,道德,法律问题。让我明白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更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三者缺一不可。吹完了这本书,我想主要根据第六章写我的读后感,我想要在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目的是开个网吧。为什么呢?因为在我老家江西,那里的网吧老板实在是太黑心了。我认为做人做事最要紧第一要看的长远,第二要问心无愧。然而那些老板们,总总鼠目寸光,从不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例如:①未成年人可以随意进入网吧,并且已经成为了网吧消费的主力军。并且所有的中小学旁边都建造了网吧!②与小镇上其它网吧结盟,随意在节假日涨价,一个内地小镇消费水平居然比一线城市还要高。③与执法人员相勾结,每次省内派下来监督人员对网吧违规现象进行侦查之前,都会有所谓的政府工作人员像网吧老板提前通报。④暴力倾向,在两千零几年的时候甚至有网吧老板为了增加利润和社会不良人士勾结对网吧上网人员进行敲诈勒索。这样导致的后果呢?!①整个小镇的受教育水平低,很低,和我一样我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的村子里的同龄人只有三个人(并没有任何别的想法,360行行行出状元)。其余要不打工,要不还在找工作。你说这样的一个本来就很穷的小镇怎么能够发展?②网吧望风而起,就像“雨后春笋”那样嗖嗖嗖的就建起来了,导致个个都来开网吧,个个都是像上面说的那样,没有任何底线。商人都是逐利的,都是自私的,于是乎有些人就为了吸引顾客而降价,最后导致恶性循环,导致网吧又嗖嗖嗖倒闭了一大把。③造成了整个小镇的投资环境的恶化,毕竟没人想要在一个全部都是网吧的小镇搞建设。说了这一些似乎离题的话,我就是想说现代化是必须的,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要光想着经济,政治,特别是文化的建设一定不要望。生意人赚钱是天理,然而不要太爱蝇头小利,看远一点,也为整个中国的下一代着想一下,这样你才能够问心无愧。篇二:《现代化的陷阱》读书报告《现代化的陷阱》读书报告姓名:路艳丽学号:S11030202020专业:政治学理论联系方式:13483382180《现代化的陷阱》读书报告读完何清涟女士著的《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感触颇深。此书展现出一个真正的学者对中国现代化转型中问题的思考,不禁让人尊敬。在本书中作者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称为伟大的“第二次革命”,可见其艰辛与意义之重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而出现的问题也不得不发人深思。中国进行现代化改革,这一改革过程采用的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路子,当初设想是这样可以避开矛盾从而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所有被小心翼翼避开的问题,最后形成了一种滞后效应,累积成为今日无法避开的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探讨并理清,有可能阻碍改革的深化。我们作为一代中国人,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这一问题呢?在此作者探讨了中国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学问题。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就是“研究中国社会转轨时期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和影响资源配置方式的全部因素,它要揭示的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和物之间关系变化的实质,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如何理清计划体制留下的遗产问题”。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最大遗产主要有:资源的管理配置问题;庞大国有资产的处理;没有失业的高度工作保障;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原则被破坏的相当彻底,变质的权力之手介入资源分配引发差距。所有这些问题积累成当今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矛盾——“劣币驱逐良币”,只要劣币与良币等值,只要体制不能使手持劣币者受到惩罚,人们便不会奉公守法,而只会效法那些投机取巧以及贪污受贿者。这种改变要依靠制度,但也要依靠人得良知,经济学的本质是“文化”而非“自然”,在转轨时期中更需要一种人文精神,一种人文关怀。本书的导言、结语部分的侧重点在于对经济及社会发展做一些规范性研究,在前六章中,以中国当代原始资本积累(并非“资本主义原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