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个人材料_王洛宾简历、照片篇一:王洛宾简介王洛宾简介王洛宾的歌曲优美、王洛宾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小姐》、《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打算,同时说:“一个青年人咨询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打算?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打算,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能够如此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如此一个打算。王洛宾作为一名杰出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吭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宏大的精神力量。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著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中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人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其中《在那遥远的地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他是在结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他荣获了结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奉献奖”。能够毫不夸大地说,当今世界上但凡有华人的地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诱人的旋律。篇二:王洛宾生平简介王洛宾生平简介有“西部歌王”之称,1934年期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效劳团,后受西北战地效劳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展抗日救亡宣传。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参谋等职。1988年6月离任疗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别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1940年在西宁任音乐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展曲》等抗战歌曲。1941年春天前往兰州与妻子罗姗解除婚约。之后被兰州反动当局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关押在兰州城北大沙沟监狱,苦狱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1944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接着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1945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结婚,之后生育三子。1951年冬天黄玉兰在北京病逝。1960年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关押狱中。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效劳,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1965年被押回狱中接着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接着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1996年3月14日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