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连云港模拟)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颁布“解负令”B.发放公职津贴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2.恩格斯在谈到古代雅典社会时曾说:“现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所赖以建立的阶级对立,已经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他评论的是()A.梭伦改革的作用B.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C.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D.马其顿王国征服的作用3.(2013·河北名校模拟)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B.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4.(2013·南通一模)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这一规定()A.在梭伦执政期间率先实行B.铲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C.体现了直接民主过于泛滥D.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5.古希腊喜剧《骑士》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A.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C.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D.反映了梭伦改革时期的局限6.(2013·青岛模拟)右下边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的章节名称()A.环境:大陆与海洋一、雅典:从部落联盟到国家B.政体:帝制与共和二、从寡头政治到民主制度C.传统:专制与民主三、华夏:从酋邦到国家D.基础:农业和商业四、从宗法制到专制主义7.(2013·武汉模拟)《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史书记载:“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针对这种现象古罗马()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将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C.皇帝亲自制定法律制度D.颁布《查士丁尼民法大全》9.(2013·泰兴期中)《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教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10.(2013·无锡期末)《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罗马法规定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11.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