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这说明()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B.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D.封建伦理纲常被自由思想取代2.(2013·临沂期中)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3.(2013·苏州模拟)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5.7亿3.4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5.9倍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C.中国对外出口显著增加D.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4.(2012·南京模拟)右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5.(2013·南通模拟)“(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2012·厦门模拟)下图两类企业的共同点是()①属于近代工业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③面向市场经营④完全由私人投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2013·济南模拟)“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①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②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③中国首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④政府实行了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面是1906-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了自保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D.商人倡导使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9.(2012·南通模拟)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行业企业名称经营者面粉、棉纱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酿酒张裕酿酒公司张振勋火柴鸿生火柴公司刘鸿生卷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化工永利化学公司范旭东A.轻工业发展较快B.地区分布失衡C.重工业发展较慢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10.右图是民国30年创办的旌德建华烟厂生产的香烟商标。对此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C.发展实业与抗战相结合D.中美英苏四国共同抗日11.(2013·孝感模拟)下表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年16%4.4%7.8%1942年58%78%49%A.抗日战争的需要B.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国际援助的增多D.官僚资本的膨胀1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A.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二、非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