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一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卷考生注意: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Cl—35.5S—32Mg—24Fe—56Zn—65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蔬菜榨汁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单质正确的是()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向稀盐酸中滴加适量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氮肥的是()4B.KCl4NO33(PO4)26.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用于腌制火腿7.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137属于非金属元素8.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可能是石灰水变质——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没用玻璃棒引流得分评卷人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教师填写)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X放入Cu(NO3)2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放入Mg(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Mg、X、CuB.X、Mg、CuC.Mg、Cu、XD.Cu、X、Mg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到错误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1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A碳酸钠氯化钾适量的水B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C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过量的铁粉D氯化钾溶液稀盐酸过量的碳酸钠溶液15.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1)三个铁原子;(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得分评卷人反应前反应后(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甲乙t1t2温度/℃0溶解度/g4073ABCD溶质的质量/g生石灰的质量/g0MgO0氯化镁质量/g稀盐酸质量/gMg受热时间/s0物质总质量/g水的质量/g0pH乙甲丙(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性。18.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实验;(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19.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