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观察及护理Date:2015.11主要内容晕厥的定义及特点晕厥的发生机制晕厥的分类和临床表现晕厥的护理晕厥治疗原则及预后什么是晕厥定义:晕厥是指一时性的广泛的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伴有肌张力消失而倒地的现象。临床症状:自发的意识丧失快速性有先兆自限性、完全恢复(与猝死的差别)晕厥的特点前驱期: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恢复期:发作之后可有短时意识浑浊,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典型的晕厥,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发作后检查可无阳性体征各类晕厥的发生机制任何原因引起心输出量下降、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导致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或脑血管床阻力增高都可引起急性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中断或严重不足达6-8秒可导致意识丧失。正常情况下机体存在着一套动态的调节机制,当其中的任何一个机制失代偿就会导致晕厥的发生正常脑灌注调节机制1.脑血管管径根据血压而变动的自动调节机制。2.脑局部过低PO2或过高的CO2对脑循环血管的扩张作用3.外周动脉通过动脉壁反馈回路调节心率,心收缩力和外周体循环阻力以保证脑血供。4.肾脏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循环血容量的调节作用1.血管舒缩障碍所致的晕厥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作用于脑皮质,影响丘脑下部和血管调节中枢,引起短暂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1)排尿性晕厥多见于青年男性,在夜间排尿时或排尿后晕倒,持续1-2分钟,自然苏醒,无后遗症。可能原因为排尿时屏气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和排尿后腹压下降引起各类常见晕厥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2)单纯性晕厥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女性诱因:剧痛、恐惧、悲伤、情绪紧张、见血、见针等表现:晕厥前期有头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等,可自然苏醒,无后遗症(3)咳嗽性晕厥多见于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剧烈咳嗽后发生。可能是剧烈咳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静脉回流受阻,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脑缺血,也可能是咳嗽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对大脑产生震荡作用所致。各类常见晕厥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4)颈动脉窦晕厥颈动脉窦周围病变刺激颈动脉窦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常见的诱因有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衣领过紧等。(5)直立性(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改变,由于下肢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周围血管扩张淤血,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各类常见晕厥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2.心源性晕厥由于心排量急剧减少或者暂停,使脑缺氧而发生晕厥者称为心源性晕厥,最严重的是阿-斯综合征阿-斯综合征: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短时间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该综合征和体位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各类常见晕厥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3.血液成分异常所致晕厥(1)缺氧环境——高原晕厥(2)低血糖——低血糖影响大脑能力供应脑储备糖的能力差,需不断从血液中获得(3)过度换气综合征(4)严重贫血——血氧低下,用力时发作起各类常见晕厥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4.脑源性晕厥由于脑血管或者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的脑供血不足或者脑干供血不足脑血管硬化——血管腔狭窄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动脉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晕厥的伴随症状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乏力——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低血糖伴抽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源性伴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心源性伴呼吸深快、手足发麻、抽搐——过度换气、癔症伴头痛、呕吐、视听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绀、水肿、杵状指——心肺疾病晕厥: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晕厥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引起老年人摔伤的常见原因用于晕厥的诊断和治疗的费用昂贵将近50%未能明确诊断,不能给予有效治疗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不作为常规、有指征时查1.心电图检查:所以晕厥者都该作2.心脏超声3.脑电图:检出率不到2%4.头部CT:检出率为4%特殊检查下列检测方法有助于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