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7页广东珠江三角洲房地产市场之一──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1,674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占全国的11.4%。而以广州为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其主要的动力来源,该地区的经济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可与以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提并论,并各有千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年来新世界集团有着相当数额的投资,其中的房地产开发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必要对该区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作一个较深入全面的了解。为此,本部将根据现时所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分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主要城市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及展望的未来前景,以供公司管理层与各位同事参考。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定义较模糊的概念,不同政府部门的出版物中对其范围均有不同的界定。根据省统计局2002第2页共57页第1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7页年出版的统计年鉴,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广州为龙头,包括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惠东、博罗、肇庆、高要、四会等14个市、县的地区,土地总面积达4.17万平方公里,2001年底人口约2,336万。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香港、澳门,区内城市化程度很高,境内有多个著名的城镇。省会广州市是区内的中心城市,该城市的定位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金融、贸易、科技、信息、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交通、能源、电信等基础工业和新技术产业。此外,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发挥着地区,乃至全国对外窗口的作用,在技术引进、商品出口方面都起着示范性作用,并起到大机场、大港口的交通枢纽作用。近年来,区内的中山、东莞、顺德、南海四个中小城市也后来居上,被誉为广东省“四小虎”,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都达到1,726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6.2%。(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况自八十年代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根据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1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年完成出口总额1,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44亿元,增长12.5%,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为1,117亿元,第3页共57页第2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7页增长18.5%﹔全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3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扣除物价影响的实际增长超过10%。众所周知,珠江三角洲地区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人民生活亦日益富庶,2001年区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670亿元,较上年增长15.5%﹔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区内交通网络发达,2001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29,792公里,同比增长2.6%。各项指标中,全省78.5%的国内生产总值、95.2%的外贸出口量是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完成的﹔同时,这里还聚集了广东省主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与众多的科技人员。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的3,899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8,363亿元,增幅达214%,外贸出口额由1995年的461亿美元递增至2001年的908亿美元,增幅达197%,居民收入亦快速增长,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二)珠江三角洲范围的互动随着香港与澳门的回归,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两地的交流与互动日渐频繁,两地政府均清楚地认识到,加速与珠江第4页共57页第3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7页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融合,是未来经济得以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纷纷加快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步伐。由于历史的原因,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功能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位与优势,其中香港因其多年建构起来的金融、航运中心的实力,从而具有国际性城市的地位﹔澳门则以其丰富吸引的旅游项目,而受到各地游客的欢迎,进而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以其近年来蓬勃的经济、大陆重要的对外窗口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