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绝句(1)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______。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合力制造的偶像崇拜。表面上读书做学问______,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______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A.质疑风靡一时名副其实B.质疑蔚然成风货真价实C.置疑风靡一时货真价实D.置疑蔚然成风名副其实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对目前住房的满意率为38.24%。他们的住房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B.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根基,我们要永怀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崇敬。C.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国际上产生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相关学者呼吁人们都来关注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D.奥运会期间,中国队传统强项都遭遇了一定的波折,射击项目的新规则导致不确定性陡然增加,多名中国射手在决赛中错失金牌。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______,______。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①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②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③低沉地、悲伤地构成自己的丧歌④在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⑤这种声调,如怨如诉A.④⑤②①③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①⑤③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4)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5)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6)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三、古诗鉴赏——绝句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注],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的?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夕酒醒皮日休①四弦才罢醉蛮奴,醽醁②馀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注①皮日休:晚唐诗人,半生坎坷。本诗为其中年所作。②醽醁(línɡlù):美酒名。(1)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答:(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答: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杂诗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早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注①著:附着。这里是吹拂的意思。②早是:已是。(1)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答: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诗中的二、三句描述了两幅怎样的画面?它们暗示着什么寓意?答:(2)诗歌的最后一句写眼前所见,与二、三句所写的景物有何不同?诗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情感?据此可以想到什么?答:答案精析1.B[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原是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现在引申为实实在在,一点儿不假。]2.D[A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据……调查报告”,或“……调查报告显示”。B项成分残缺,“永怀”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之情”。C项搭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