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修辞(1)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艺术的作用不在于________而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白,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拿绘画作比,用工笔画法细描________,把一切形色都尽量________,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的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A.陈述渲染穷形尽相B.陈述点染和盘托出C.复述渲染和盘托出D.复述点染穷形尽相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时下正处在风口浪尖的民营医院应该围绕魏则西事件为契机,给自己认真地号号脉,切实反思有没有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B.《白鹿原》不仅获得了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之称的茅盾文学奖,而且先后被翻译成法、日、韩等多国文字,得到极高的海外评价。C.2008年开始研制的C919中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民用飞机,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D.今年我国北方出现沙尘暴的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但产生沙尘暴灾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防范工作。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父亲的影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难忘的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可以从照片的背景上体味到诸多往日的气息,追怀旧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①这个享受是可以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的②在外地工作的哥哥们每年回家,大家都要把相片本拿出来从头到尾地翻看一遍③在我们家,这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④几乎每张照片都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⑤亲戚们乃至邻居们到我家来玩也总爱讨要我家的相片本看⑥对于他们,纵然看到的大多是陌生的面孔A.②④⑤①③⑥B.②④⑤⑥③①C.④⑥②③⑤①D.④②③①⑤⑥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2)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4)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6)________________,老使我怨。(《诗经·卫风·氓》)(7)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强弩之末,________________。(《三国志》)三、语言表达——修辞5.下列诗句与“鱼吹细浪摇歌扇”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带离声梦江南B.燕蹴飞花落舞筵C.石鲸鳞甲动秋风D.萤焰高低照暮空6.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D.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答案精析1.B[陈述:有条有理地说出。复述: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第一处主要是说用言辞表达,并没有重复之意,应用“陈述”。点染: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第二处说“用工笔画法细描……”,这自然是说点缀景物,应用“点染”。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第三处是说“把一切形色”都讲出来,应用“和盘托出”。]2.D[A项“围绕魏则西事件为契机”句式杂糅,应该是“围绕……的契机”或者“以……为契机”,应改成“以魏则西事件为契机”。B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颠倒,应改成“不仅先后被翻译成法、日、韩等多国文字,得到极高的海外评价,而且获得了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之称的茅盾文学奖”。C项主宾搭配不当,“民用飞机,是……工程”不能搭配,应改成“民用飞机,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3.D[材料首句引出话题“丰富的往事”,④“几乎每张照片都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承接首句,故应排在最前面;⑤中“亲戚们乃至邻居们”与⑥中的“他们”呼应,故⑤⑥应排在一起;①中“这个享受”承③“在我们家,这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而来,故③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