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散曲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去年金秋,正蟹肥稻熟时节,我在盘锦第一次________了苇草被称为“海”的浩瀚与壮美:无边无际的苇草,森林般茂密,草原般辽阔,积雪般________,波涛般雄浑。纵横的芦荡间,小船悠悠,快艇疾驶,宿鸭惊起,白鹭翩飞,看去真如一幅________的版画杰作。A.目睹轻盈波澜壮阔B.感悟皑皑烟波浩渺C.领略厚重气韵蓬勃D.发现纯洁浩浩荡荡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于外地车辆在抓拍区域乱停乱放,交警部门也在考虑采取措施及时提醒,避免再次发生交通违法行为。B.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越演越烈。D.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宽容不是忍受。________,________。正当的规则是,当自己求自由发展时,________;当自己成了已成势力之后,________。聪明的批评家属于已成势力的一分子,但同时应有对新兴潮流的理解与承认。他的批评是印象的鉴赏,________,________。文学固然可以成为科学的研究,但只是对已往事实的综合与分析,不能作为未来的无限发展的轨范。①对于他人的自由发展,不可不取宽容的态度②不是法理的判决③不滥用权威去阻遏他人的自由发展是宽容④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取忍受的态度⑤是诗人的而非学者的批评⑥任凭权威来阻遏自己的自由发展而不反抗是忍受A.②③⑥①④⑤B.③⑥④①②⑤C.③⑥④⑤①②D.①②③⑤④⑥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4)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5)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6)商旅不行,樯倾楫摧;________________,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7)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三、古诗鉴赏——散曲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简要概括。答:(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答: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折桂令·东篱半世蹉跎马致远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①他应笑我,孟光②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③江湖,也避风波。注①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少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屡召不就,居于富春江,耕渔为生。②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后来一起居于霸陵山中,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③倒大:非常大。(1)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曲简要赏析。答:(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答: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注],闲快活。注日月长,天地阔:暗用“壶公”的故事,即一个叫施存的道士施展法术,缩身到酒壶中过日子,壶中也有天地日月,应有尽有,只是没有人世间的争斗、干扰和罪恶。(1)这首小令题为“闲适”,作者认为怎样的生活才是“闲适”的?答:(2)你怎样看待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所倡导的“闲适”生活?答:(3)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答: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满庭芳姚燧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