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叙事写人散文(1)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部________百年中国宪制史的书________,从中国近代洋务派和立宪派的论争到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角斗,从宪制在西方的传统到宪政与中国的隔膜,广为________,堪称中国宪制史的经典。A.勾画汗牛充栋关涉B.勾勒汗牛充栋涉猎C.勾画卷帙浩繁涉猎D.勾勒卷帙浩繁关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年轻的杨康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广泛搜集资料,研读相关专业书籍,运用最新技术,完成了一项设备革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B.每年春晚,都会出现这么一首歌,它会触动我们的心灵,会让我们感动,甚至达到让我们流泪、歌者和观众共动情。过后,它还会传唱一时,还有可能成为经典。C.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是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计算机起码要有二级证书,还得有专业资格证书……D.李老师坚持认为,不适当地增大习题量,学生的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影响考试成绩。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惜这座书卷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树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①南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可谓实至名归。②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③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内涵。④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⑤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为“诗丝书之乡”。A.③②⑤④①B.③⑤④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4)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________________,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8)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三、散文阅读——叙事写人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沈从文的墓郭文涟他的墓孤零零地立在半山腰上。四周是青青挺拔的翠竹,一阵清凉和煦的山风吹来,便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个墓地,便是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墓地。那天我们乘船游览了沱江,已是临近傍晚,想着明天天一大早就要离开凤凰古城,所以下了船便径直往沈从文先生的墓地奔去。墓地极为朴素。完全出乎我的想象。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这哪里是墓啊,既无高高的坟堆,也无坚硬高大精致的墓碑,就是一座山石,而且这山石似乎就是从附近哪个山崖壁上凿下来的,不过倒与周围的山色浑然一体,自然贴切,不仔细看,你绝对想不到会有一位现代文学大师的灵柩埋葬在这里。沈从文先生的墓地虽然简陋,甚或有些悲凉,不大气,不漂亮,也不惹人注目,但却清净,与山水自然相融为一体,你不仔细分辨,根本想不到有一个人的灵柩悄然地安埋在这里。而且稍稍知道一些沈从文先生身世的我们并没有感到他的孤单和可怜,反倒生出无限崇敬之情来。是的,这里的阳光很透明,这里的山水很透明,这里的空气也很透明。或许正因为如此,沈从文先生才有了一双透明的眼睛,可以使他透过烟尘云雾望见千年不变的岁月时空,在他那浪漫抒情而又有些忧郁的文字里感受着、珍惜着生命的阳光。所以当沈从文走出沱江、走出凤凰古城、走出湘西大地的时候,他的文字一直带有湘西的风味,那便是如沱江水一般清澈柔美、瑰丽而又浪漫的山水风情,像遗珠一样在黯淡的夜空熠熠闪烁,还有那种自然而又富有音乐般快慢相宜的节奏,更能引起你的身心跳荡起莫大的快意,他对家乡的热爱是已渗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