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对仗、对联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文学担负起唤起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使命,文学界掀起了以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浪潮。1945年,马烽、西戎参加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根据会上________的民兵英勇战斗事迹,写出章回体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小说以康家寨的抗战故事________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情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的真实写照。A.救死扶伤宣扬影射B.救死扶伤宣称折射C.救亡图存宣扬折射D.救亡图存宣称影射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那些被认为“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②我们说乡下人土气③因为在乡下住④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办法⑤这个“土”字用得很好⑥乡下人离不了泥土A.②③④①⑤⑥B.②⑤①⑥③④C.③②①⑤④⑥D.③⑥②⑤①④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适莽苍者,________________,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2)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3)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5)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6)_____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8)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______。(《礼记·中庸》)三、语言表达——对仗、对联5.下列诗句中,与“疏影横斜水清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秋色入林红黯淡B.云乱水光浮紫翠C.暗香浮动月黄昏D.落日亭亭向客低6.下列诗句与“幽溪鹿过苔还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深树云来鸟不知B.曲径新篁野草香C.僻寺藓深人少到D.雁过秋空夜未央7.下列诗句与“心静波平,冷月无声湘水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情深地广,红梅有色傲霜雪B.花好风轻,碧荷有态潇江红C.志远天高,修竹有形楚山青D.气壮山雄,苍鹰有意伴云飞8.下面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者、喜结良缘者、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A.甲—金榜题名乙—喜结良缘丙—乔迁新居B.甲—乔迁新居乙—金榜题名丙—喜结良缘C.甲—乔迁新居乙—喜结良缘丙—金榜题名D.甲—喜结良缘乙—乔迁新居丙—金榜题名9.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处,对仗最工整、恰当的一项是()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数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联。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持毛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__________……A.天地万家春B.河山万物新C.烟雨时时新D.万里尽春晖答案解析1.C[“救亡图存”指拯救国家或民族的危亡,谋求生存。“救死扶伤”指救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宣扬”指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宣称”指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影射”指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2.D[A项一面对两面,可删掉“看能否”。B项结构混乱,“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的主语为“荷兰”,“逐渐流入……仍有不少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