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吕蒙的故事》(宁厨下儿曾有过)阅读答案附翻译篇一:《吕蒙的故事》参考答案阅读(吕蒙的故事》一文,答复23--25题。(6分)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征询,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宁涕泣嘘欷(呜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2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宁厨下儿曾有过过:过失B.宁许蒙不杀许:容许C.蒙母徒跣山谏蒙曰谏:进谏D.属汝以大事属:通嘱,嘱托24.请将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答:答案:23、C(谏应为劝说的意思。)24、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计划上船攻打甘宁。(错译兵、就的意思各扣0.5分,句式不顺扣1分。)25、吕蒙性格:能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1分。答对性格中的一点得1分,每多答对一点加1分,附加分不得超过2分。)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F,吕蒙能服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分。)篇二:文言文《成衣》阅读答案(附翻译)成衣成衣匠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②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青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③,背必伛④,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⑤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征询耶!”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髦,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⑥之心。不管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注释】①成衣匠:裁缝。②帛:丝绸。③慵:慵困,精神不振。④伛:弯曲(曲背)。⑤缓者:指性子慢的人。⑥蓄觊(jì)觎(yú)之心:靠平时细心体察来积蓄。【译文】裁缝这行当各地都有,而宁波人尤其多。如今京城内外做衣服的,都是宁波人。从前有个仆人拿一匹丝绸让裁缝裁剪。这个裁缝因此征询主人的性情、年纪、长相,而且征询哪年参加科举以及等级等,却单单不提衣服的尺寸。仆人感到特别惊奇。这个裁缝说:“青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性情傲慢,一定挺着胸,衣服需前身长而后身短;老年科考中举的人他的心情一定疲懒,背一定弯曲,衣服需前身短而后身长;胖人他的腰宽,瘦人他的身子窄;性子急的人适宜穿短衣服,性子慢的人适宜穿长衣服。至于尺寸,自有一套程式,何必征询呢!”依我看,可与这个裁缝谈论做衣服的道理了。如今一般的裁缝,总是比照旧衣服定尺寸,拿新款式当时髦,不明白得衣服长短的道理,倒先存着贪污布料的非分之想不管男女衣服,要都做到像杜甫诗里所说的“稳称身”那么妥贴合身,实在太难为如今的裁缝了。【阅读训练】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1)成衣匠各省俱有(2)并何年得科第(3)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4)所谓“隐称身”者2.以下句中与“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句式一样的一句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C.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3.关于“至于尺寸,成法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至于量尺寸,要恪守法律。B.至于高矮尺寸,都有一定的法那么。C.至于高矮尺寸,要明白得衡量的方法。。D.至于尺寸长短,要制定法规4.这段文言文从“量体裁衣”主要说明什么?5.这篇小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参考】1.(1)都(2)考中(3)这个(4)适宜,符合4.要擅长体察对象,揣摩心理,把握特点,对机应变,一切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