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跟踪检测(三)以加速度为桥梁,攻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9题为多项选择题)1.(2017·徐州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块B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m1的物块A,A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A.MgB.Mg+MaC.(m1+m2)aD.m1a+μ1m1g解析:选C以C为研究对象,则Mg-T=Ma,解得T=Mg-Ma,故A、B错误;以A、B为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m1+m2)a,故C正确;A、B间为静摩擦力,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2a,对A可知T-f=m1a,联立解得T=m1a+m2a,故D错误。2.(2017·泰州三模)如图甲所示,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物块A,木板B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时,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的质量为()A.4kgB.3kgC.2kgD.1kg解析:选B设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当F=4N时,加速度为:a=1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代入数据解得:M+m=4kg。当F>4N时,A、B发生相对滑动,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知aF图线的斜率k==1,解得:M=1kg,所以A的质量为:m=3kg,故B正确,A、C、D错误。3.(2017·南通模拟)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放置于长木板的中央,已知长木板和小物块的质量均为m,长木板与地面间及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A.长木板可能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长木板的加速度可能为C.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可能等于FD.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可能等于2μmg解析:选C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最大摩擦力等于μmg,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μmg,所以无论小物块是否运动,长木板均不会相对于地面滑动,故A、B错误;小物块在力F的作用下,若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静止,根据整体法可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等于F。如果小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动,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等于μmg,而且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最大等于μmg,故C正确,D错误。4.(2017·盐城三模)电梯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电梯()A.速度在t=1.5s时最小B.第1s内位移等于第3s内的C.第1s内速度变化小于第2s内的D.对人的支持力在t=1.5s时最大解析:选C0~3s内加速度方向向下,电梯一直向上做减速运动,则3s末速度最小,故A错误;0~3s内位移一直增大,则第1s内位移与第3s内的不相等,故B错误;a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根据图像可知第1s内速度变化小于第2s内的,故C正确;0~3s内加速度方向向下,此时人处于失重状态,人对电梯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t=1.5s时加速度最大,压力最小,则t=1.5s时对人的支持力最小,故D错误。5.(2017·南京一模)如图所示,E为斜面的中点,斜面上半段光滑,下半段粗糙,一个小物体从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为零,小物体下滑过程中位移x、速度v、合力F、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选项图所示。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选项图中图线可能正确的是()解析:选B小物体在斜面的光滑段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线的开口向上,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小物体在前半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半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到达底端的速度为零,则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平均速度相等,由位移相等,则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相等,故B正确;由B选项知,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相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等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则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D错误。6.甲、乙两个质点,质点甲固定在坐标原点,质点乙只能在x轴上运动,甲、乙之间的作用力F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质点乙自P点(x=2.2m)由静止释放,乙只受力F作用,规定力F沿+x方向为正,则质点乙沿+x方向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运动时,加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