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读后感读完了《企业员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书,有了一些见解,对于一些问题有了一些认识。三大纪律:一。懂得服从。纪律就是企业的生命,制度意识,规则意识流程意识,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现代化的大生产,强调的是整体的能力,只有服从领导的安排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人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35岁之前,要学会尊重那些自认为不如我的人,服从那些认为不正确或者不公平的游戏规则。1.服从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思想。领导负责的是整体的,宏观的,具体执行还是要靠员工去体会,去总结经验。执行一段时间后,及时的反馈,避免事态扩大化。建国初期,毛主席的一句赶美超英,带来了全国大炼钢铁的“繁荣景象”。下边的人愚昧的执行,又没有及时的反馈。最后的景象就是,各家各户把自己的门闩,菜刀,铁锅,都回炉另造。将好铁转变成了质量低下的铁。使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2.及时的沟通,对公司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改变全局。抗美援朝战争中,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改变了整体的战局。志愿军支援朝鲜,联军节节败退。美国人有小组讨论的习惯,在会中提出了志愿军的一个小问题:志愿军单兵携带口粮,只够一个星期使用。美军根据士兵提出的这个问题,改变了一系列的战法。礼拜攻势,也就变成了克制志愿军的一个主要战法。二。结果说话。企业管理之父德鲁克曾一针见血地告诫企业家们:企业是一些人以盈利为目的,按照一定章程组建的竞争性组织。在企业中,要成为有价值的员工,要为这个组织创造效益,获得利润。只有创造了结果,工作才有价值。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1.赢利即是结果,销售极为重要。前期,以研发为主,从第1页共4页无到有。中期以销售为主,将库存变为银。后期应该稳固发展,循序渐进。以结果说话的思想太重,容易急功近利。汉代末年,群雄逐鹿,刘备忍辱负重后,龙入大海。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占荆州,如西川,奠定了三分天下。此时,隆中对话已经到极致。而后,诸葛亮6出祁山,姜维9伐中原,孔明五丈原吐血,姜维含恨而终,三分归晋。分析其原因如下:刘备的目的是兴复汉室,孔明姜维都尽力去完成它,都想进自己的能力完成刘备的心愿。但是急功近利,连年征战,蜀中人无法修养生息,人口急剧下降,生产力降低,使得蜀中很多年都难以恢复。2.看重结果,难免缺少踏实肯干,事实求是的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古代攻城夺地,遇到难攻打的城池,主将就会对士兵下令:夺下城池,随便抢,随便烧,可以屠城。为了达到攻下城池的目的,为了得到皇帝的赞许,从而实行非常的手段。此令出后,士兵则失去了自控能力,夺下城池也是一座死城。三。公私分明。不该占的便宜不占,干净利落的工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上班时间一分一秒都是不应该因私事耽误,工作就是工作,私事就是私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因私废公亦不可取。八项注意一。坚守岗位。做为一名员工我需要做到的就是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企业工作,不是个人喜欢不喜欢凭借兴趣爱好的事。而是必须做好,必须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让自己成为对工作有用的人。二。认真做事。毛泽东主席说:“世界上最怕就是"认真"二字。”做好企业的关键就是把所有认真的人集中起来。《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就是我要学习的好榜样,虽然看起来不聪明,但是一旦做事就肯吃苦,心无旁骛。梁启超说过这样的话:“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于我自己决定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自己加了一层责任。”我在工作的时候就应该忠于职守,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做事。立大格局,做困难事,当有心人;干真事,说真话,第2页共4页说有用的话。凡事也应从小做起,做好小事才能做好大事。三。承担责任。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不仅应该承担与自己岗位相对的责任,还要负担起企业利益的责任。我要做到在企业需要的关键时期关键场合站出来,危险关头为了企业利益豁出去。我在作出挺身而出的决定后当然会以结果说话,承担责任就应该对结果负责。四。精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