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一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研报告引发的思考樊怡文海燕施毅婷梁存宁前言近期,上海外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在大一至大三学生中间进行了小范围内的“媒介与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得到证实: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们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既紧跟时代潮流,注重时尚又灵活、现实,价值取向多元,他们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与上代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作为思想活跃、敏感热情的新一代年轻人,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速度和场景既感到振奋鼓舞,又对迥异传统的社会变革和竞争感到茫然和手足无措,甚至从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思想常处于彷徨矛盾当中。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呈现许多新特点,有很多观念无疑需要加以改变和引导。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问题除了内在自身的弊病、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影响外,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媒体对德育工作产生的影响绝对不容忽略。无论是呈现国际国内形势、环境还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人们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大众媒体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众文化的引领者和意识形态工具的媒体对大学生从行为到思维、从内到外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无形的、深刻而深远的,因此,大众媒体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自然成为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德育现状:内忧外患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上的大革命。28年来我国国内一直处在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从国际上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行为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开始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崇拜西方文化,轻视传统文化,甚至认同西方价值观等等。反观我国的德育模式在建国后一直沿用苏联模式注重集体和纪律,德育工作的内容相对陈旧落后,灌输方法和渠道单一,教材重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僵硬甚至教条,流程形式主义化,理论和现实相脱离没有说服力,整个德育工作现状与时代大发展大变革脱节,不足以应对和解决当前众多的现实思想问题,它有很多方面已经不能从内心感化学生,工作效果不能让人满意。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变化了以后,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就会阻碍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直至消失。当前的德育工作就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新的、民主化的、个性化的系统德育教育模式和体系尚未成形,必然导致德育教育秩序混乱和德育工作被边缘化的危险。而今后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就是要继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媒介生产:文化产业中的主流文化产品与意识形态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信息、社会动态?哪类媒体对他们的态度影响最大?调研发现,主要信息渠道是网络和电视;电视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并驾齐驱。媒体在传播信息、提供交流平台方面占据主流地位。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是电视、报刊、书籍、杂志、网络等五大媒体的天下,尤其是因特网后来居上,成为在青年群体中覆盖率最为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