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6页3.1、2014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稳步推进根据全国交通运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2014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根据安排:1.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规划的统筹,优化布局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强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开展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推进长江经济支撑带、泛环渤海湾等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专题工作。2.落实《国家公路网规划》,做好国家公路线位规划,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抓好干线公路改造,加快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公路养护管理。3.按照“强海运、优港口、兴内河”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水运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海运强国建设,提升我国海运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优化港口布局。落实国家推进长江经济支撑带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4.扎实做好交通行业扶贫工作,认真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和《“溜索改桥”建设规划》。3.1.1新型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随着“雾霾”、城市病、城市管理等热点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关注热点,未来大中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升级。而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国务院明确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承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战略、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拟定起草职能。根据业界最新观点,在新型综合交通规划理论和技术体系指导下,通过交通、产业和空间之间的要素协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产业升级和要素集聚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各类城镇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新型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按照不同类型的集聚产业和交通运输成本的敏感度相关性,可以划分为资源、资本和信息三大集聚类型,分别对应于经济、经济与时间兼顾以及时间三类运输成本。综合交通系统与产业聚集的空间协同理论包括:水运和货运铁路主导的交通方式可提供低成本运输,在港口与铁路货站周边集聚的是资源型产业;汽车和公路运输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可以兼顾运输的经济和时间特性,对应于主导集聚资本型产业;航空和高铁主导的高速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人的高效、快速流动,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信息集聚型产业对时间成本敏感度高,而对经济成本敏感度较低,中央商务区发展成功与否与空港等对外交通设施关系密切。第2页共26页第1页共2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6页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第一,在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城市群方面,应基于全球、国家、区域和地区四个视野,在协同理论指导下进行三要素互动优化,完善区际综合交通网络,减少区域分隔和扩大开放,实现不同产业集聚的空间引导;加强城际交通,缩短城市群时空距离,统筹城市群等级与规模、职能结构,构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空间体系。第二,在中心城市层面,通过产业、用地和交通三空间的匹配,以快速轨道交通集聚人口和客运枢纽契合城市中心体系,实现提高人口密度和规模效应,支撑服务业高效发展;以快速路网和货运枢纽体系衔接产业布局,引导制造业向高端转型升级。我们认为,新型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符合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成为未来大中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思路。分析新型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思路可以看出,未来城市综合交通将有如下特点:1.重要产业集聚区将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的重要区域;2.城际交通将得到大力发展;3.快速轨道交通和客运枢纽将是城市中心体系建设重要环节;4.快速路网将与货运枢纽有效衔接。3.1.2后高铁时代我国铁路建设将集中在中西部和城市轨道交通上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数据,2013年1至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已经分别高达5113亿元和4483亿元。而根据此前的目标,2013年全国铁路固...